放大圖片
■習近平3日在阿什哈巴德元首林種下一株象徵友誼的杉樹。 新華社
——強調地方債和產能過剩處可控範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葛沖 北京報道)近來國際輿論中「唱衰中國經濟」論調再度興風作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展開任內第三次外訪前夕,在京接受外媒聯合採訪,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他指出,目前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是良性調整的結果。雖然中國確實面臨地方政府債務、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等困難,但這些問題都處於可控範圍之內,中國有能力處理好。他強調,中國有條件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各國創造更廣闊市場和發展空間,為世界經濟帶來更多正面外溢效應。
上半年GDP增7.6% 725萬人就業
在啟程訪問中亞四國並出席G20和上合組織峰會前夕,習近平接受外媒聯合採訪,就中國與五國雙邊關係、二十國集團事務、上合組織發展、中國經濟形勢等闡述看法和主張。針對中國經濟形勢問題,習近平表示,中國經濟基本面良好,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6%,與其他國家相比,經濟增長處於高水平。
降增速為長遠發展
習近平指出,如果中國繼續以往的發展方式,中國會有更高的增長率。但是,在宏觀經濟政策選擇上,中國堅定不移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寧可主動將增長速度降下來一些,也要從根本上解決經濟長遠發展問題。因此,這樣的增長速度,是良性調整的結果。
「具體說來,在7.6個百分點的增長中,內需貢獻了7.5個點,經常賬戶盈餘已經處於國際公認的合理區間。同時,我們注重完善社會保障政策,穩定和擴大就業,上半年實現了725萬人就業。我們確實面臨地方政府債務、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等困難,但這些問題都處於可控範圍之內,我們有能力處理好。」
中國有條件持續健康發展
習近平強調,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同世界經濟高度融合。中國經濟發展為世界經濟復甦作出了重要貢獻。對世界經濟而言,一個經濟運行更穩健、增長質量更高、增長前景更可持續的中國顯然是利好的。中國有條件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各國創造更廣闊市場和發展空間,為世界經濟帶來更多正面外溢效應。
專家:「光明論」沖淡「唱衰論」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賈秀東認為,習近平此訪將強化外界對中國經濟的新信心。他稱,中國經濟雖然有所放緩,但仍有充分的基礎和信心實現全年7.5%的經濟增長,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接近28%。
當前,全球經濟增長動力仍顯不足,各主要經濟體復甦進程不平衡,一些主要新興市場國家也面臨新的挑戰。這位專家相信,在二十國集團聖彼得堡峰會上,習近平有關中國經濟的「光明論」,料將沖淡近來國際輿論中「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彰顯中國作為世界經濟穩定器的作用和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