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黃青龍
馬來西亞《光華日報》董事駱南輝:在環境保護方面,據我了解,北京現在很多社區都設立了垃圾分類回收設施,但是很多百姓並不明白要如何分類處理垃圾,希望北京市政府能夠加強百姓對這方面知識的了解。而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更多市民有能力購買私家車,但也造成北京交通堵塞和空氣污染,政府應該加強這方面的控制,例如限制一些車輛進入市區。
黃清龍:公共設施 關照殘疾
台灣《旺報》社長黃清龍:看一個城市的文明度,我們可以看它對殘疾人的關照。殘疾人能夠很自由出來活動,這樣情況在歐洲、東京、紐約都經常看到,但在北京比較不容易看到,這顯示出北京在公共設施方面對這一部分人的關照還不夠。
邵文光:文藝資源 推向海外
英國鳳凰歐洲台台長邵文光:北京人有很多民間手藝、小工藝,包括一些散落在民間的藝術收藏品,都是非常寶貴的文化遺產。此外,北京還有中央美院、798、今日美術館等,集聚了眾多藝術人才資源,能夠組成比較系統的展覽。而我們在座的華文媒體骨幹在辦展覽方面都有很豐富的經驗,可以配合北京,把北京的文化資源推廣到海外。
文 揚:均衡資源 集中無益
新西蘭《新西蘭聯合報》社長文揚:北京集中了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可以說,一個國家所有可能的中心全部集中在了這裡。這種集聚效應,讓北京的發展面臨所有其他世界大城市沒有遇到過的問題。所以,北京想要緩解環境污染、交通擁堵等發展難題,需要平衡好資源需求的過度集中。
沈永亮:創設主題 全城參與
馬來西亞《聯合日報》董事經理沈永亮:如果說,北京走向世界是2001年北京申報奧運成功,那麼在隨後七年時間裡,奧運城市就是北京的城市主題。但是,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過去有5年時間了,北京需要新的主題。同時,這個主題的尋找與確定,不是單方面推動,而是全體北京人一起參與。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琳整理、李茜婷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