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遠威)金管局昨發表貨幣統計數字,8月份認可機構存款總額按月增加0.5%。外幣存款總額微升0.4%,當中香港人民幣存款8月底首超7,000億元大關,增加2.1%至7,095億元人民幣;港元存款則於月內上升0.6%,由於儲蓄及定期存款的升幅超過活期存款的跌幅。跨境人民幣匯款總額3,042億元人民幣,較上月增加188億元人民幣。
港元貸款升幅大於存款
8月份貸款與墊款總額升1.3%。在港使用貸款增加1.4%,境外使用貸款增1.2%。由於港元貸款升幅略大於港元存款升幅,港元貸存比率由上月底83.6%微升至8月底83.7%。經季節因素調整後,港元貨幣供應量M1按月沒有變動,同比則增加14.6%。未經調整的港元貨幣供應量M3升0.7%,同比增8.1%。
外匯基金方面,截至8月底外匯基金總資產為28,584億元,較7月底減少261億元。當中外幣資產減少151億元,港元資產減少110億元。金管局解釋,外幣資產減少因為外幣投資的估值虧損;港元資產減少因為政府提取財政儲備,但有關減幅因政府基金及法定組織的存款增加而被部分抵銷。
另外,全球金融危機中所謂「大得不能倒」的金融機構對金融體系造成嚴重衝擊的風險,金管局昨發表新一期季報,指金融穩定委員會(FSB)在金融危機後,提出金融機構有效處置機制的國際新標準,香港完成自我評估後,確定有需要進行相關立法改革,財庫局及相關業界監管機構正擬定相關建議以諮詢公眾。
籲立法改革符金融新例
金管局指,金融穩定委員會最近呼籲二十國集團領袖重新承諾推行所需立法改革,並在年內實施新標準的主要部分,以維護金融穩定。香港作為委員會其中一個地區成員,已完成相關自我評估,確定有需要進行立法改革以符合新標準,故財庫局及相關業界監管機構,正合力擬定相關建議以諮詢公眾。
金管局於季報內提到,就FSB各項新準則的有效處置已有國際廣泛共識,改革用意是有助減少被視為「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機構變相獲得的補助。因此,須確保一旦出現倒閉事件時,為保障金融穩定而進行有秩序處置的費用,主要是由有關機構的股東及某些無擔保債權人,而不是納稅人來承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