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從前的「講古佬」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1-01]     我要評論

葉 輝

 跟劉健威相識三十多年,他的身份似乎不斷改變。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他是華實書店主人(記憶所及,《大拇指》和《羅盤詩刊》都曾在他位於銅鑼灣的小書店開過會),然後是文學雜誌《華實》的出版人,然後是藝評家;及至九十年代,他是私房菜經營者,也是食評家,其後在飲食雜誌寫書信體小說,搖身一變成為小說家……可是不管他的身份如何轉變,轉變得有多頻密,在我看來,他始終是一個「說故事的人」。

 我所知道的劉健威,是一個滿肚子都是故事的人,記得很多年前,《大拇指》在也斯的主催下,每月舉辦一次讀書會,有一回討論西西發表在《大拇指》的一首詩,叫做《長蚅G子的門神》,當中有一節說:「長蚅G子的門神啊/你可要好好地替我掌茠飌琚如果我回來/不比以前更誠懇/把我捉去餵老虎」,大家都一本正經地談詩,劉健威卻給大家說故事——有關門神和桃h的故事,以及有關「餵老虎」的民間傳說:據說神荼和鬱壘這兩位門神住在桃樹上面,負責稽查進進出出的群鬼,如果他們遇見惡鬼做了害人的壞事,就用蘆葦索子將惡鬼捆綁,送去餵老虎……

 從小就愛在街頭、電台和報章聆聽、閱讀故事,那是一個彷佛沒有故事、不大講求寫作技巧的年代,那是我成長的年代,甚或可以稍稍誇張地說,小市民每天都活在故事裡——到廟街聽自號「半日窮」的何伯說故事,從收音機聽李我、鄧寄塵、鍾偉明、吳國衛說故事,在報章上讀不同作者所說的故事,那是因為我們的生活總是平淡得幾乎沒有任何可說的故事,才愛聽別人說一些動聽的故事。

 記憶所及,那是一個有很多「講古佬」的年代,很貧困,很樸素,但故事很豐富。身穿藍色工服(上面貼有「當票」的「半日窮」在廟街所說的,是廣東倫文敘與湖廣柳先開鬥智的故事,是廣東四大狀師陳夢吉、方唐鏡、劉華東、何淡如的「扭計」故事,總是給小市民舒一口長期壓抑的烏氣。

 從前有太多太多「講古佬」,比如李我(還有他的妻子蕭湘)所說的,是「天空小說」,是市井男女的言情故事;比如鄧寄塵,他所說的,是「呆佬拜壽」之類的諧趣故事;還有鍾偉明、吳國衛所說的,是朱愚齋、我是山人的少林技擊故事;還有徐夢(其後有緣得遇此人,是另一個故事了),他在《紅綠日報》「三日完中篇」所說的,是都市男女的艷情故事……

 記憶所及,那是一個「講古」之風大盛的年代,也說不準是因為那年代有很多故事可說?還是因為小市民除了故事便一無所有?是的,收音機還有「夜半奇譚」、「韋倫探案」等等不同趣味的驚嚇、偵探故事,報章還有很多「連載小說」、「一日完小說」,武俠、技擊、驚嚇、偵探、言情、奇情、艷情……兼而有之,目不暇給,甚或可以說,林林總總的故事,就是小市民其時全部的文娛生活。

相關新聞
鄧凝姿:記憶中尋找印象 印象中編成真實 (圖)
《漂泊的荷蘭人》VS《阿伊達》 (圖)
「澳門藝術雙年展 - 國際文化藝術品交易會」
製片人吳冰 拍出中國風格的荷里活電影 (圖)
影音館:《盜海狙擊》英雄何價? (圖)
影訊:兩岸三地電影情 (圖)
影碟別注:《娃鬼魔咒》死不斷戲 (圖)
百家廊:知識與健康 (圖)
琴台客聚:從前的「講古佬」
翠袖乾坤:潛不了的活地
古今談:中國的無人機令美國感到心寒
生活語絲:星期天「辦公」
演藝蝶影:預演悲慘的未來角色
此山中:三入三出JILL SANDER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