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三中全會會期逼近,市場充滿對改革的預期,但不少大行的分析師都認為,部分的改革方案未必很清晰,市場不要抱過分期望。野村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張智威亦表示,今次很多的改革方案,其實在2011年公布的「十二五」規劃中已經出現過,但迄今為止,有關的進展並不大,故市場不要對此次會議有過分期望。
瑞信:成效取決政策執行
瑞信經濟學家陶冬表示,今次的三中全會,可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型的經濟改革方案,但即便如此,陶冬認為目前還缺乏很多細節,改革措施的成效取決於政策設計和執行。張智威說,今次預計推出的改革方案,包括建議讓農民用土地做抵押,或者把土地轉讓給其他人,這是相當有爭議的提案,料三中全會難以就此定案。根據現有法規,農民土地是集體所有,不能直接向開發商出售,因此地方政府得以強制徵地。若有關提案只是含糊其詞,某程度上反映出中央高層短期內難以就激進的改革達成一致意見。
摩通:金融改革可望加快
摩根大通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今次的三中全會如無意外將加深經濟改革及開放,但這樣的政策轉變,可能導致內地的增長在11及12月轉趨溫和。他又預期,中國不會改變政策利率及存準率,未來3至6個月,金融改革會加快,可能出台的政策包括推出可轉讓定期存單、批准民營銀行、將人民幣兌美元波動區間由1%上調至2%及推出存款保險機制等。
瑞銀:聚焦政策支撐行業
美銀美林經濟學家陸挺和治曉佳同樣認為,三中全會的結果,可能令部分市場人士失望,因為新一屆領導人尚未準備好推出全面的、包含可執行細節和清晰時間表的改革方案。他們預計,三中全會將暗示以下領域會推進改革,包括放鬆「一孩政策」、改革農村地權的試點、理順政府和司法體系、允許地方政府從債市募集長期資金、進一步放鬆利率、匯率和資本流動,以及通過自貿區形式進一步對外開放。此外,一些關鍵公用事業的價格,例如水、天然氣和電力,仍會繼續受嚴格管理,會議可能會提及改進定價機制。
瑞銀策略分析師陳李表示,上述有關的改革,會促使資金未來會流入有業績、具政策支撐的行業,例如環保業、通信設備、鐵路設備、食品加工製造、家電等相對低估值行業。另外,醫藥行業在消化三季度的業績風險及商業賄賂事件的衝擊後,亦存在上升空間。
交銀:科網股正高位回落
不過,交銀國際研究部董事總經理洪灝認為,中國科網股和創業板等一眾領漲板塊,近期已悄然從高位轉向,有關的波動或會拖累整體大市。故此,洪灝建議股民現時應鎖定利潤,若還想借三中全會的預期「再上一層樓」,投資者可能失望而回。
他有此偏淡的看法,源於他認為內地經濟的基本面令人失望,中國製造業PMI低於預期,但CPI略高;廣義和狹義貨幣供應增速都下降;房價快速上漲,中央可能要開始微調貨幣政策,市場恐怕也低估了美國政府停頓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