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若中國獲得更多國家或地區免簽證待遇,將會便利國民出境旅商。 資料圖片
——現代中國+今日香港+全球化
早前,外交部部長王毅表示,要提高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的「含金量」。究竟現時一個國家或地區處理入境旅客時,會有哪些不同類別的待遇?給予目標國家或地區免簽證待遇時,需要考慮甚麼因素?下文將逐一探討。 ■陳振寧、戴子熙 亞太國際關係學會
作者簡介
戴子熙:《環球時報》、《環球人物》、《鳳凰周刊》等內地媒體撰稿人。另定期為香港《成報》、《新報》、《香港商報》撰寫時政評論文章。亞太國際關係學會成員。
陳振寧: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員。亞太國際關係學會成員。定期於香港《成報》、《香港商報》發表評論文章。曾參與《通識詞典3》的撰寫工作。
電郵:jambon777@yahoo.com.hk
新聞背景:外長倡增護照「含金量」
隨着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出外旅遊、經商的人越來越多。去年,中國出境人數高達8,300萬人次。不少人都希望可更方便、快捷地前往其他國家或地區旅遊。「哪些國家或地區給予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人士免簽證或簡化簽證待遇」漸成社會關注議題。
有見及此,外交部部長王毅表示,要提高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的「含金量」。他指出,今後還要盡可能與更多國家或地區簽訂相互簡化簽證手續的協議,直至簽署互免普通護照簽證協議。其講話再次引起社會對免簽證待遇的關注。
近年,中國積極推動國民出外旅遊便利化,譬如與毛里求斯等簽署包含護照在內的免簽協議;推動與泰國的免簽談判;與美國、歐盟等協商簡化簽證手續等。
京滬機場推「72小時過境免簽」
同時,今年1月1日起,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和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虹橋國際機場對部分外國旅客實行「72小時過境免簽」。45個國家或地區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公民,若持有效國際旅遊證件,便可憑72小時離境的聯程機票或相關證明和第三國(地區)的簽證,填好入境卡,就可從該等機場前往第三國(地區)。該批旅客可在免辦簽證的情況下,在有關行政區域內停留不超過72小時。其後,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和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也推行有關措施。
該措施最明顯的好處是,吸引更多旅客使用那些機場,鞏固其航空樞紐的地位;同時,旅客可短暫逗留,刺激當地消費、就業等情況。
海外華僑盼免簽回國
另外,根據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於2011年11月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全球共有約5,000萬名海外華僑。海外華僑即為中國公民,但戶籍被取消,身份證件都被收回,難以回國購房、學習等。有華僑提出,國家可讓他們像印度海外僑民回國享有免簽證待遇。近期,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裘援平表示,中國正研究和借鑒印度等國際經驗,進一步便利華僑回國。(基礎級)
過關考慮因素多 涉政貿
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給予另一個目標國家或地區免簽證待遇時,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當地生活水平:有人認為,給予目標國家或地區的公民免簽證待遇的其中一個考慮因素是,該地的公民生活水平和素質。若該地為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其公民尤其是基層人士的生活水平偏低,而給予地的經濟發展水平較高,那麼免簽證可能吸引目標國家或地區的公民前往當「黑工」、從事犯罪活動,甚至可能長期逗留,衝擊給予地的就業等情況,引起公民不滿;反之,若該地為已發展國家或地區,其公民更易前往給予地旅遊、經商等,可為給予地帶來更多商機。
經貿密切程度:一個國家或地區更易給予有潛力或已有緊密經貿關係的國家或地區的公民免簽證待遇。這是因為給予地的政府會面對來自內部商界的壓力,而其執政者都希望通過免簽證待遇,刺激經貿發展。
政治互信關係:當意識形態分野較大、領土爭端較多時,同屬一個陣營的國家或地區較易給予對方免簽證待遇,但屬敵對陣營的則難以這樣做。其中一個憂慮是敵對陣營的公民可能從事一些政治敏感、危害國家安全等活動,故須讓該等公民先辦理簽證,作出審核。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理應甚少只基於一個因素便給予目標國家或地區免簽證待遇。舉例而言,香港特別行政區與美國的經貿關係密切,而一般公民的生活水平較高,但美國仍未給予持特區護照的人士免簽證待遇,可見該國還有其他考慮因素。(進階級)
便利往來興經濟 講數撒手𤥀
給予一個國家或地區免簽證的安排有以下好處:
刺激旅業相關消費:給予目標國家或地區的公民免簽證待遇,可讓該國家或地區的旅客更方便前往,毋須預先辦理簽證手續,節省辦證時間、支出等。更重要是,免簽證令旅客不用預先計劃旅程,做到「想去就去」,鼓勵短時間計劃消費。給予地可因此吸引更多旅客,增加旅遊業相關的業務如酒店、運輸、餐飲及零售等。尤其當目標國家或地區本身所享有的免簽證待遇不多時,公民選擇有限,更易刺激給予地的經濟活動,例如中國與毛里求斯簽署包含護照在內的免簽協議,吸引不少中國旅行社推出到該地旅遊的服務等。
被視官方談判籌碼:免簽證待遇也可成為各國或地區之間的談判工具。以香港與菲律賓為例,針對2010年8月發生的馬尼拉人質事件,死者家屬和傷者以至不少港人都不滿菲律賓政府在過去3年多的處理方法。早前有立法會議員建議,暫停給予菲律賓人免簽證待遇的無約束力議案,結果在立法會獲得通過。
當然,香港視此為談判工具,必須比較對方採取同樣行動時所承受的損失。去年,菲律賓訪港旅客超過70萬人次,只佔所有非內地訪港旅客的5%。而當中過夜旅客在港的總消費為30多億元,只佔整體1.75%。同年,香港訪菲旅客近12萬人。由於發生人質事件後不久,香港已向菲律賓發出黑色外遊警示,香港旅行社已無組織前往菲律賓的旅行團,所以現時香港訪菲旅客應主要是自由行旅客、探親人士和參與商業活動人士。香港實施有關制裁可能會對該批人士帶來不便。(摘星級)
小知識:簽證分類
一個國家或地區處理入境旅客可有以下不同類別的待遇:
. 免簽證待遇:目標國家或地區的公民毋須事先申請,入境後可逗留一段時間。有關待遇可能是單方面給予,例如香港特別行政區給予美國公民免簽證待遇,但持特區護照人士仍須辦理前往美國的簽證;
. 落地簽證:目標國家或地區的公民毋須事先申請,但當到達當地的機場、碼頭等入境關口時,必須即時辦理簽證才可入境,一般須付一定費用;
. 簽證:目標國家或地區的公民須事先申請。而申請的時間、費用、條件等也要視乎各國或地區之間的關係。
小知識:亨氏簽證受限指數
亨氏簽證受限指數(Henley Visa Restrictions Index)是一項針對各國公民旅行的自由度排名。根據其2012年的報告,在103個國家或地區中,排名首三位是丹麥、芬蘭及德國,而中國則居第九十二。香港則名列第十九,全球共有147個國家或地區同意給予免簽或落地簽證。
截至2011年9月30日,共有超過70個國家或地區與中國簽訂免簽證協議。但這些國家的免簽證待遇大多只限於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護照者、公務護照者等,形成所謂「官民有別」的情況。
︱展︱望︱
有國際法教授指出,一般西方發達國家在簽證問題上對中國有兩大顧慮:一是意識形態;二是龐大人口。中國實行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與部分國家或地區在意識形態上有一定差異。另外,人口龐大、貧富差距等都是無可否認的事實。但隨着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提高,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合作進一步加強,加上國民的生活水平及素質不斷提升,相信在可見將來,會有更多國家或地區給予國民免簽證待遇。
想一想:
1. 根據上文,說明中國提出爭取更多國家或地區免簽證待遇的原因。
2. 你認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給予中國免簽證待遇時,應考慮甚麼因素?試舉出兩個並加以分析。
3. 中國可如何爭取更多國家和地區給予免簽證待遇?試提出兩項建議並加以討論。
4. 針對馬尼拉人質事件,港府應否以免簽證待遇為籌碼與菲律賓政府談判?解釋你的答案。
5. 你在多大程度上認同「免簽證待遇是促進全球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這個觀點?解釋你的答案。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延伸閱讀:
1. 《如何提高中國護照「含金量」》,新華網,2013-11-09,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13-11/09/c_125676236.htm
2. 《立會通過經濟制裁菲停免簽》,香港《文匯報》,2013-11-08,http://paper.wenweipo.com/2013/11/08/YO1311080013.htm
3. 《對中國免簽國家和地區大全》,中國網,2009-08-05,http://big5.china.com.cn/info/2009-08/05/content_18267360.htm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