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志成(左)指內地虧損主因是集團部分店舖選址錯誤。右為集團執行主席羅開揚。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方楚茵)近年本地快餐店和茶餐廳龍頭紛紛北上挖金,但有人歡喜有人愁。大快活(0052)昨公布截至9月底中期業績,期內純利升4.9%至6,720萬元,每股基本盈利為53.48仙,中期息維持派23仙。不過在分部業績中,內地業務虧損220萬元,集團主席羅開揚預期,內地業務下半年仍然會持續虧損,亦難以突然出現大改善。
行政總裁陳志成指出,內地虧損主因是集團部分店舖選址錯誤,以往集中發展二三線城市,但低估這些城市消費者對經濟轉差的敏感度。將持續整合內地業務及改善餐單迎合內地客人喜好,期內已關閉1間位於順德的分店,不排除續關閉部分經營未如理想的分店,但期望「新一頁有新開始」,於下個財年內地業務可扭虧為盈。而集團亦正計劃在華南區建立新中央廚房,投資約1,600萬元。
仍面對招聘人手問題
期內,集團整體營業額按年升4.1%至10.13億元,毛利率跌0.5個百分點至14%。陳志成表示,本港無論材料及員工成本等均受壓。他指員工成本佔收益的比例由最低工資實施前的20%,升至今年的21%至22%水平,期望未來可維持現水平。集團一直緊貼市場加薪4%至5%,基層員工加幅更大,但仍面對招聘人手的問題。
集團今年食品曾加價0.5%至0.6%。陳志成指加幅較低主要因集團早前採購一批低價材料,但現時已消耗得七七八八,加上雞蛋、奶類及蔬菜等成本上升幅度逾20%至30%;外圍天災又令材料短缺,令成本受壓,下半年或將加幅擴至1%,盡量不超過2%。
需求小無意通宵營業
上半年大快活資本開支僅2,920萬元,按年大減49.8%。對此,陳志成指主要因開店集中於下半財年,預期本港會開3間至4間分店,每間預算約400萬元。現時未有計劃跟隨同業將分店將作24小時營業,因為人手難應付及實際需求不大。他透露自己實地觀察過某快餐店,通宵時段只吸引了客人進入睡覺。集團計劃於下半年或明年推出新品牌的「fusion菜」,為集團注入西式元素。
陳志成透露,集團上半年本港同店銷售按年增長達6%,當中客流量增加4%,平均消費增加2%,內地同店銷售則錄得跌幅,客流量有雙位數下跌,但平均消費則有高單位數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