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伊藤理惠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去年底上任後推出刺激經濟措施,令日股大漲、經濟呈強勁復甦之勢,或可令日本擺脫通縮,但亦刺激地產等價格上漲,拉闊貧富差距。中產多年收入無甚增長,復甦雖帶來加薪憧憬,但有受訪者看得實際,指最直接決定打工仔能否加薪的,不是政治決策者,而是僱主管理和盈利能力。
二戰後日企推行終身僱傭制,造就龐大及穩定的中產階層,並形成一個幾乎沒貧富差距的社會。經歷20年經濟低迷,日本收入分布呈兩極化,變成日本經濟評論家大前研一所說的「M型社會」,一個顯著現象就是企業因經營不濟而減聘正式員工,增聘自由工作者。
以東京全職員工佐藤為例,工作近10年但收入沒大升。他認為,全職和兼職之間的薪酬落差,亦是日本中產和勞動階層的收入差別。因此他覺得「安倍經濟學」僅產生對經濟的積極預期,未能惠及打工仔。佐藤指,由於日本經濟長期不穩,有人認為年收入50萬至65萬港元的家庭,才可算做穩陣的中上階層。
政府偏袒富人 中產不快樂
53歲日本女教師伊藤理惠指,對安倍無期望,批評他對待大企業、富人遠好過窮人及中產,加上日本未擺脫長期衰退及前年「311」大地震陰霾,都令中產生活不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