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紅線女長子馬鼎昌懷抱母親遺像步出靈堂。 網上圖片
17日的廣州寒冷是主調,東山、西關的許多老街坊們,一大早就結伴拄杖相攜,素衣守候在廣州銀河園白雲廳外。一門之隔,他們口中叫了幾十年的「女姐」,此刻,正靜靜地躺在百合花叢之中。天雨如注,街坊們雨濕衣襟淚濕兩頰,卻沒有一個人願意早些離去。截至12時,估計來參加遺體告別儀式的各界民眾超過三千人。
八旬翁為送別 乘車三小時
年逾八旬的張伯說,為了來送女姐,今天早上5點多就起來了。他前天晚上把雨靴拿出來,家人們都不支持他在大雨中單獨前來。可一想到是最後一次見女姐,他就執意要來。一大早他便從海珠客運站坐公交,轉地鐵再坐公交,因步履蹣跚,費時要近三小時,終於走到了銀河園。雖事先有準備好禦寒,但因為天氣實在寒冷,他凍得鼻子都流清涕了。但張伯對此不以為意,說:「來看女姐最後一次,再冷也要來。而且,女姐和我是老鄉,她很關心家鄉的發展,對於家鄉戲曲的發展也扶持不少,是開平人的驕傲。」
「80後」場外守候 深深三鞠躬
記者留意到,除了老先生、老太太戲迷,現場有不少年輕人也趕過來送女姐最後一程。一個年輕的80後女子鍾小姐在儀式開始前就已到門邊守候,當場內悼念活動開始時,透過話筒傳來的一鞠躬、二鞠躬,她也隨着深深鞠了三躬,不顧雨水打濕了自己的後背。她告訴記者,自己也是在戲曲世家長大,從小耳濡目染,如今也在從事戲曲文化的相關工作。「爸媽都是粵劇私伙局演員,平時在荔灣區、海珠區表演比較多。他們也都是紅老師的粉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