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現場,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左二)與媒體交流「嫦三」任務情況。 網上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嫦娥三號任務圓滿成功後,預計於2017年前後發射的嫦娥五號成為各界關注焦點。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等多位權威專家昨日在中國科協「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中透露,嫦娥五號將採用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發射。執行無人採樣返回的嫦娥五號將再度突破中國航天的歷史,將在月球軌道進行交會對接,攜帶專門月面起飛的小火箭,採取月壤樣本,並以極快的速度返回地球。
有80%以上新技術的嫦娥三號,已是迄今為止中國最複雜、最難的航天任務。然而,這一紀錄很快將被打破。嫦娥五號任務從發射場、運載火箭、到航天器平台將全部採用新技術。
月面無人採樣難度大
探月工程運載火箭系統副總設計師劉建忠透露,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研製工作進展順利,海南文昌發射場也正在建設當中。至於為何在文昌發射,劉建忠表示,首先因其緯度低適合探月航天器,第二因長征五號火箭尺寸較大運輸方便,第三文昌發射場的落區基本都是大洋。長征五號火箭規模將是發射嫦娥三號火箭的近兩倍,其起飛推力到1,000噸以上。
吳偉仁表示,嫦娥五號將實施的月面無人採樣返回,其難度很大。當年前蘇聯曾做過多次,只有3次成功,平均每次只採回100多克月壤,最少的一次只有20多克。返回地球時也不是很成功,有的失敗了,有的不知道降落到哪兒。中國的嫦娥五號任務,主要有四方面難點。
返地球須配備上升器
首先,是在月球軌道交會對接。眾所周知,神舟八號、神舟九號飛船是在地球軌道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這是在距離地球300多公里軌道上完成的。然而,嫦娥五號要到距離地球38萬公里外的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嫦娥五號有着陸器、返回器,在月球軌道要交會對接、分離,其難度較大。
第二,是月面起飛。起飛必須有動力,科研人員專門研製了月面起飛的小火箭。探月工程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張熇表示,嫦娥五號落月時要有着陸器,為返回地球,完成採樣後從月面起飛要有上升器,這個上升器的作用與火箭類似。在月球上着陸之後,着陸器的姿態有不確定性,不能保證火箭像在地球上一樣有一個穩定的起飛平台,所以月面起飛是很難的新技術,現在正在研製之中。
第三,是月面採樣。吳偉仁表示,嫦娥五號計劃要採2公斤月壤,要在月球上挖進去2米,通過鑽去將月壤取出來,而且要原原本本,不能破壞層次結構,再帶回地球。此外,由於月球上沒有任何空氣,是高真空的,月壤必須得封裝好,拿回來也不能破壞封裝。
第四,是返回地球。吳偉仁表示,嫦娥五號要以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速度很快。怎樣能夠控制其安全地返回到指定地點,怎麼把第二宇宙速度變成第一宇宙速度,這是個難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