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施政報告加強扶貧,增撥更多資源推出不少支援弱勢社群的措施,連同其他措施估計額外撥出經常開支達200億元,有人就質疑特首梁振英是為了提升民望而「開倉派米」,更偏離基本法規定的審慎理財原則。梁振英強調,「態度決定未來」,他選擇了「要做的,就要做」,並相信政府財政可應付新增的開支。
貧富「通派」或贏更多掌聲
梁振英昨日被問及「派錢換民望」的質疑時反駁,政府倘因為政治目的,不論貧富一律「通派」,即向全港700萬市民派錢,可能會「撈到更多的掌聲」,也可以很快做到,當局亦毋須很大的行政力量,但要針對將錢用在有需要者身上,就要做很多調查、研究及手續等行政工作。
因此,他希望大家重點關注有關的扶貧措施是否用得其所,金額是否合適等,而非僅作表面的比較。
針對新增200億元開支,或會影響本港的財政穩健時,梁振英指出,報告提出的建議的確是比較「大手筆」的,但「態度決定未來」,「我們可以用一種態度便說:我們不夠錢用,我們不做這些本來該做的事;另一個態度就說:這些事是要做,要用錢,無論是用在人身上、用在環境身上、用在我們的基建身上,我們要做」。
港經濟向好可挺「大手筆」
對於有人質疑是次「大手筆」並不符基本法要求特區政府要「量入為出」的規定,梁振英強調,基本法給予政府一個要求,「量入為出,力求收支平衡」,政府有責任根據基本法的原則力求收支平衡,但這是整個財政收支的目標;過去16年,政府11年有盈餘,5年因沙士爆發等原因而出現赤字,但兩相抵消後,本港財政是有盈餘的。
他續說,在預期的未來,本港經濟發展基本向好,相信可應付是次新增的開支是用在最有需要者身上,符合基本法要求政府「力求收支平衡」的理財要求,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也全力支持有關的措施:「我有信心,我們負擔得來。」
被問及會否因此而加稅時,梁振英表示,他不能代替曾俊華回應,但據他了解,下月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不會提出加稅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