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審計署早前批評,公屋計分制傾向鼓勵年輕人盡早申請,促使不少大學生為了及早儲分,未畢業已申請公屋。根據政府數據,截至去年6月底,輪候冊上35歲以下單身申請人逾71,000名,當中四成七人更具備大專或以上學歷,被社會質疑是輪候冊的「水份」。
團體指剝奪青年住屋權
有長策會成員贊成定期覆核公屋輪候冊人士的入息和資產,但有關注青年權益的團體批評,定期覆核其實是變相剝奪青年住屋的權利。
長策會普遍贊成
公屋資源珍貴,輪候的人又多。有長策會成員指,長策會普遍贊成定期審查申請人的經濟狀況。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委員李華明表示,大學生畢業後頭一兩年可能還會低於公屋單身人士入息限額,但到三四年後一定會超過限額。他又認為,現時不少年輕人輪候公屋未必是有真正需要,而是社會氣氛導致。
然而,有關注青年權益的團體就有不同的看法。「青年聯社」召集人江貴生表示,大學生是否有需要輪候公屋,政府是判斷不了的,因為現時大學畢業不一定能夠向上流動、脫貧。他批評政府,迴避公屋建屋量不足的根本問題,是變相剝奪青年住屋的權利。「青年拒當樓奴運動」成員唐耀強亦表示,輪候時間長的問題核心是公屋、居屋興建量嚴重不足,每年提供非長者單身人士的配額只有2,000個。他強調,政府應加快興建公營房屋,而非將公屋輪候冊申請人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