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茂波。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日以〈提供足夠土地 務求建屋達標〉為題發表最新一篇《局長隨筆》,指要實現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建議的10年建屋目標,為香港未來經濟及社會發展作好準備,持續及充足的土地供應至為關鍵。他指出,在現時土地及房屋供應緊張的情況下,土地用途檢討及適度增加發展密度是短期內增加房屋供應的最有效方法,而涉及的綠化地帶內的土地,雖有植物但緩衝作用和保育價值相對較低,且毗鄰交通基建及供水排污等配套,具優勢改作房屋用途。
剛公布的施政報告決定採納長策會建議的10年建屋目標。陳茂波表示,要達標必須要有持續及充足的土地供應,當局正全速推展各項大型土地發展規劃及基建設施工程,例如擴展現有東涌等新市鎮及為大嶼山發展進行長遠規劃等土地發展項目,但都需要較長時間,「面對短中期土地需求迫切,要達到未來10年供應47萬個住宅單位的目標,讓現時眾多正輪候公屋的市民盡快上樓,令私人物業市場得以平穩健康地發展,是政府及社會一項艱巨的挑戰。 」
已加緊檢討土地用途
他指出,目前已建設土地佔全港土地面積接近25%,其基建配套通常比較充足。發展局及各相關部門正日以繼夜加緊進行各項土地用途檢討工作,包括檢視在已建設地區邊緣、鄰近現時市區及新市鎮的綠化地帶;政府、機構及社區用地,尋找適合轉作房屋用途的土地。原預留作其他用途的土地倘若未能落實有關用途,當局亦會迅速研究改作房屋或其他社會有更迫切需要的用途。
陳茂波表示,當局過去一年多已在全港各區合共額外物色約80幅具潛力改作住宅用途的土地,總面積超過150公頃,預計未來5年可供興建約89,000個住宅單位,「加上進一步落實2013年施政報告中所提各項增加措施,預計可在未來5年推出並可供興建約21萬個公私營單位。」
指適度增發展密度可取
除了土地用途檢討外,陳茂波指適度提高已建設地區的發展密度以增加相關用地可提供的住用樓面面積,亦是善用珍貴土地的可取方案,包括可整體地提高現時各「發展密度分區」准許的最高住用地積比率;相對密度較低的新市鎮第四區住用地積比率更可增加100%。他舉例指出,啟德新發展區內多幅住宅用地及屯門東可分別增加6,850個及7,000個單位。但他強調,上調最高住用地積比率並不代表所有房屋用地的發展密度會自動增加。
他表示,明白到公眾可能會對改劃土地作住宅用途及提高發展密度的建議有一定的憂慮,「我必須強調,有關建議是經過仔細考慮,並會顧及每幅用地的實際規劃情況及因素」。他又說,即使將個別「綠化地帶」用地改作住宅用途,當局亦務求盡量減低對環境的影響。
陳茂波指出,政府及社會共同面對土地及房屋供應緊張的艱鉅挑戰,但容易並可行的選項實在不多,整個社會有必要作出艱難的選擇和取捨。他又希望區議會及地區人士可以顧全大局,將社會整體的房屋需要放於個人及地區的利益之上,全力支持將用地改劃作住宅用途及增加發展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