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1月2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升學資助現盲點 僅惠三成北上生


放大圖片

■羅永祥表示,若政府只資助免試計劃下的港生,將有很大部分同樣到內地升學、有經濟需要的學生會被忽略。 歐陽文倩 攝

限免試生忽略其他途徑 專家盼擴範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中國在國際間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再加上本地大學學位供不應求,不少港生都有意到內地升學,為自己「增值」。今年施政報告首次提出「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資助有經濟需要、透過「內地高等院校免試招生計劃」到內地升學的學生。不過,該計劃卻出現一重要盲點,有升學專家表示,現時港生可循多個途徑到內地升學,包括「港澳台聯招試」、各院校的自主招生等,「免試計劃」只佔整體人數不足三成,其餘逾七成學生即使有需要,也未能得到經濟支援。有內地升學專家期望當局擴闊資助範圍,更全面幫助年輕人升學。

今年施政報告提出「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透過「免試計劃」到內地升讀75所高等院校的港生,通過入息審查後,可於修業期內獲每年最多1.5萬元補助金,計劃不設名額上限。有關計劃雖對支持清貧學生升學踏出重要一步,但升學專家則直言當中存有盲點,認為措施忽略了數量龐大、「免試計劃」以外的內地升學港生。

1.15萬北上港生 免試僅3,000人

內地升學專家、香島專科學校校長羅永祥表示,粗略估計,連同首兩屆免試升學及現正報名即將於9月到內地升學的港生,人數最多約只有3,000人,但根據國家教育數據統計,於內地讀大學的港生共有達1.15萬人,換言之透過「免試計劃」到內地的學生佔整體不足三成,認為資助計劃仍忽略了一大部分可能有經濟需要的港生。

羅永祥解釋,現時內地升學有不少途徑,包括已舉辦多年的「港澳台聯招試」,以及暨南大學、華僑大學等自主招生計劃,「這些每年都可吸納數以千計學生,當中也有面對經濟困難的人」。他又指,「免試計劃」對港生固然是好事,但其他升學途徑亦不可或缺,「有些學校,像中央音樂學院,就一定要透過聯招報讀,而部分參與『免試計劃』的內地院校,有些學科亦能透過考聯招入讀」。

基本門檻高 「標青」難入讀

此外,「免試計劃」要求學生要達主科「3322」的基本門檻,部分主科較弱的學生或會因此失去升學機會,羅永祥指,其他內地升學途徑能發揮「互補作用」,「我見過好幾個英文能力不強,但數、理、化成績『標青』的學生,其中有個就英文科不合格,但會考也有20多分,最終透過考聯招入讀名校中山大學。如果要他們按本地門檻去升讀內地大學,他們根本連升學機會都沒有。如果計劃只資助『免試』的學生,會否影響他們去考其他試的意慾呢?」

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副總幹事吳寶城亦認同應將資助面擴大,「如果政府的措施為了幫學生到內地升學,而不是幫學生分類,就應該一併資助其他也有經濟需要、同樣到內地升學的學生。不過,當局亦可為資助設立規限,例如讀學士學位課程才符合資格,一些大學預備班及基礎班等則不符合」。

位於珠海的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UIC),並不屬於75所「免試計劃」的內地高校之一,但過往亦有循其他途徑取錄港生。該校發言人回應本報查詢表示,歡迎香港政府提出的資助計劃,但認為可擴闊資助範圍,包括將香港與內地合辦、並且會錄取港生的院校亦包括在內,讓更多有需要的港生受助。

相關新聞
名校升中收表減 東區屯門跌兩成 (圖)
部分中學自行收生收表情況 (圖)
工聯倡革新職教增「藍領專才」 (圖)
城大校慶啟動禮 梁乃鵬談新標誌 (圖)
理大38教職員表現佳獲獎 (圖)
教學有方:職場英文術語考起新丁
升學資助現盲點 僅惠三成北上生 (圖)
讚政府踏出一步 學生冀更全面 (圖)
國際學者分享資優課實踐心得 (圖)
吳克儉訪英 推介港學習科技發展 (圖)
神州求學記:賞中外歌劇 逛北京胡同
校長手記:校長變「超人」 先受訓後上崗
性急惹禍:色字頭上一把刀 裸聊易失財 (圖)
模擬試題 (圖)
尖子必殺技:匿名壯膽脫光 慘墮勒索陷阱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