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釣魚島和歷史問題與2014年中日關係發展前景學術研討會。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慶威 攝
本報舉辦中日關係研討會 港台內地學者社團領袖縱論東亞危局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易、陳馳、吳沚芊、徐全)東北亞上空近來陰雲密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悍然參拜靖國神社,加劇釣魚島爭端持續緊張,令中日關係降至歷史冰點。香港文匯報、中華文化交流協會和京維集團,昨日在港島香格里拉酒店舉辦「釣魚島和歷史問題與2014年中日關係發展前景」學術研討會,多名香港、台灣及內地權威專家學者及社團領袖,為中日關係如何突破僵局把脈獻策,吸引百餘名各界人士出席。與會講者認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等右翼勢力無法抵擋中國人民維護歷史正義的意志,以及捍衛領土的決心,相信時間對中國有利,任何勢力都阻礙不了中國和平崛起的步伐。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梁雲祥發表《中日關係的僵局與出路》主旨演講。他指出,導致目前中日關係僵局的結構性原因包括共同安全利益下降、發展戰略衝突、實力對比相對平衡,及歷史和現實問題引起的國民感情惡化等。改善中日關係符合兩國國民根本利益,除建立必要管控機制,亦須擴大共同利益,促進東亞地區多邊合作。
百餘幅地圖證釣島自古屬中國
古地圖收藏家、北京大學教授譚兆璋以自己收藏100多幅英、法、中等國古地圖證據,說明中國人自古就發現、命名、使用和管理釣魚島,中國人在几百年前就開闢了中琉(琉球)海上通道,從歷史角度證明釣魚島是中國固有領土。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林泉忠,則從結構性原因分析中日歷史性衝突。另外,中國和統會香港總會理事長盧文端、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助理教授王宇、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區志堅亦發表獨到見解。 專程出席的台灣退役將領李海同將軍,則圍繞「東海和平倡議」發表真知灼見。
主辦方代表、香港文匯報副社長馮瑛冰代表王樹成社長致詞。馮瑛冰表示,作為香港主流大報,文匯報一直致力推動中日兩國人民世代友好事業,同時堅決反對日本右翼一系列倒行逆施。他引述唐代詩人杜甫詩句「爾曹身與名俱裂,不廢江河萬古流」,指即使安倍等右翼領導人在歷史和領土問題上一錯再錯,也改變不了中國人民維護主權、捍衛人類良知的堅定意志。
回顧歷史防止戰爭珍惜和平
主辦方代表、中華文化交流協會秘書長胡國亨表示,香港曾在二戰期間被日本法西斯統治三年零八個月,如今上了點年紀的香港人對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仍記憶猶新。中國人常講,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回顧這段歷史的目的,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防止戰爭,珍惜和平。
主辦方代表、京維集團總裁金潔表示,愛好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願望,相信中日關係將會順利得到改善,為中國與日本之間日益增溫的民間交流和互動創造更佳的機會,共同分享世界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成果。
香港文匯報副總編輯、主持人尹樹廣在會議總結時表示,本次會議取得圓滿成功,與會嘉賓達成三點共識:一是中日釣魚島之爭反映東亞秩序發生改變,日本不甘失去地區領導地位,卻又無法阻擋中國和平崛起,相信時間對中國有利,歷史終會站在正義一邊;二是譚兆璋舉證的地圖鐵證如山,告訴我們毋忘歷史;三是近年日本右翼加速軍國化,我們對中國和平崛起過程中不應沾沾自喜,要有危機感,要從與日本等其他國家的比較中找到不足。
劉漢銓鄭耀棠王敏剛陳有慶施子清林貝聿嘉任嘉賓
多名香港社會名流賢達擔任嘉賓,包括全國政協常委、劉漢銓律師事務所首席合夥人劉漢銓,全國人大代表、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鄭耀棠,全國人大代表、剛毅集團主席王敏剛,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僑聯副主席、香港僑界社團聯會創會會長兼主席陳有慶,恒通資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施子清,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主席林貝聿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