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運-20正在滑行準備起飛。 視頻截圖
央視曝光首飛細節 簡易機場能起降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凱雷 北京報道) 中國國產運-20大型運輸機首飛細節近日在央視首次曝光。據參與研製試飛人員披露,「胖妞」運-20已於2013年1月首飛成功,從正式研製到首飛僅使用了5年左右時間。運-20使用複雜的前緣縫翼和巨大的後緣三縫襟翼,最大限度為飛機在起降階段增升,最短能在600米至700米距離內起飛。使用多柱式起落架,可在條件惡劣的簡易機場起降。專家向本報指出,運-20首飛將啟動中國空軍遠程投射戰略進程。
運-20的首飛成功,中國由此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烏克蘭之後第4個能夠研製200噸級大型軍用運輸機的國家。專家向本報指出,運-20第2架去年底亦已首飛成功。由此可見,運-20各項關鍵技術更趨成熟,研製工作相當成功。另據運-20總設計師唐長虹介紹,運-20採用常規佈局、懸臂式上單翼、前緣後掠、無翼梢小翼,最大起飛重量約為220噸。由此觀察,200噸級令運-20躋身全球十大軍用大飛機之列。
有望採「中國心」 最快2017年服役
專家分析了運-20批量裝備部隊的關鍵難題。目前中國正在為運-20研製大功率渦扇發動機,但是尚未完備,因此只能暫時配備俄製發動機。為運-20研製國產發動機,其任務難度高於為戰鬥機研製國產發動機。目前,運-20運輸機正處於試驗和加速定型階段,還需要至少5年的綜合試驗期,如果一切順利,運-20可能在2017年之後開始批量生產和裝備部隊。
參與研製試飛人員披露,運-20被內部暱稱為「胖妞」,從正式研製到首飛僅使用了5年左右時間。運-20使用複雜的前緣縫翼和巨大的後緣三縫襟翼,最大限度為飛機在起降階段增升。最短能在600米至700米距離內起飛。使用多柱式起落架,可在條件惡劣的簡易機場起降。
中國對運-20的需求數量將非常龐大。專家認為,解放軍空軍至少應當擁有100多架伊爾-76或運-20級別的重型軍用運輸機,從而確保能夠同時投送一個步兵師超萬人的能力,實現大規模登陸作戰,賦予中國軍隊全球機動能力。作為對現有伊爾-76的補充,至少還需要90多架大運輸機。
運-10、運-8以及新一代中程運輸機的研製,其實都是為了圓中國人製造大飛機的夢想,目前運-20也有了新的塗裝,還在進行着各項性能測試,當然因為各種原因,現在還拍不到它的全貌,不過在2013年1月26日,運-20首飛的時候,央視記者經過允許是獨家拍攝到了它首飛前以及首飛時的畫面。2月3日,央視在「戰鷹譯碼」特別節目中再度重溫中國大運首飛藍天時的壯麗場景。
研製至首飛成功 5載奮鬥成就巨鷹
2013年1月26日,天還沒亮,西安飛機製造廠試飛站的工作人員就在凜冽的晨風中開始了一天的忙碌,一個饅頭一碗粥,之後便匆匆趕往大運的停機坪,大家似乎都忘了剛剛過去的是個不眠之夜。
中航工業西飛副總工程師吳元良介紹,「昨天晚上大概排到4時許,小問題,但小問題需要排查,從大飛機研製開始我就幹這個,從材料的採購,一直到工裝到零件加工到部裝到總裝到試飛,一直一路跟過來,你說咋能沒感情呢。」
中航工業大運辦副主任韓先理說:我管它叫「胖妞」,飛機它跟人一樣,它也是有靈性的,今天出個故障可能就相當於人發發脾氣、生生病,那你要幫助它去解決。儘管「胖妞」的小毛病已經調理好了,工作人員還是提前一個多小時進場為它梳妝打扮,然後還要前呼後擁的把這個寶貝疙瘩送上跑道。
大型運輸機行政總指揮耿汝光發出指令:「同意大型運輸機001架機按批次的試驗大綱首飛。」5年多的奮鬥,大運從圖紙上的數據變成了翱翔天際的巨鷹,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具備自己研製大型運輸機能力的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