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筆者初到香港,為了學好英文,除了用到蘊含中國傳統智慧的《通勝》外,還運用「高科技產品」輔助學習,今期繼續分享學習英語的經驗。
第一種要介紹的「高科技產品」是磁帶錄音機,這個是筆者學前期英語最重要的工具。當年,筆者每天抱着磁帶錄音機上課、去補習班,之後回家做功課,複習默書。筆者以磁帶錄音機把英文老師所說的所有東西都錄了下來,以求能夠把學校的教學進度轉述給威威補習社的老師聽。
接着,再勞煩補習社老師,把筆者不會讀的字和改天需要默書的課文分別用兩盒新的錄音帶錄起來。那麼晚上媽媽就可以利用磁帶錄音機給筆者默書。久而久之,不會英語的媽媽也能把英文課本倒背如流。
第二種要介紹的「高科技產品」是電視機。雖然新會的家裡也有電視機,但當年內地還沒有教育電視這類教學工具。剛開始接觸教育電視時,筆者便覺得這個學習方法特別有趣,因為可以從不同的故事中把學校要教的知識學好。更重要的是,教育電視在一年內把所有的小學課程播了一遍,筆者就把小一至小三所有沒有看過的教學節目都看了幾次。這令筆者的英語基礎慢慢地建立起來,還通過收看「社會」、「科學」及「健教」等教育電視,增強了對香港的了解,有助筆者融入學校和社會。
預習課程 省下時間看小說
更意想不到的是,由於筆者經常用看教育電視作為看電視的藉口,在短短一年間把五六年級的課程在不經意的情況下預習了一遍,所以到了五六年級的時候,學習變得如魚得水,省下大量時間用來看武俠小說。■關應開
作者簡介:劍橋大學舊生,投行交易員出身,具備CFA及FRM資格。現為Senate House Education總監,主要發展Young Banker課程及升學諮詢計劃。
Email:eric@senate-house.org
(標題與小題為編輯所加)
隔星期二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