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劉凝哲
昨天舉行的全國政協開幕式,霧霾好似「勞模」堅持為北京「服霧」:PM2.5值超過300,雖屬重度污染,卻距500以上的峰值還有相當距離。今年的兩會開幕式,堪稱是戴口罩人數最多的一次盛會,小小的、輕輕的口罩,卻讓人的心情分外沉重。在「新聞大戰」主戰場人民大會堂東門外,戴着各色口罩的記者與被訪者匯成一片,形成一道令人沉重、又哭笑不得的奇景。
近兩三年,霧霾已深深改變了首都人的生活。昔日天高雲淡、四季分明的北京,如今對藍天的「沸點」極低。人們只要看見藍天,就會習慣性地拍照留念,「霧霾嚴重時,看看自己拍下的藍天,相當於洗洗眼睛,能堅定在北京活下去的信心」。因此,當俞正聲主席講話中提出,要「切實加強以霧霾治理為重點的大氣污染防治」時,台下委員們的心情難免有些激動。
北京人曾半開玩笑地說,「重度霧霾就停工,這太不現實了,不如乾脆晴天放假好了,反正晴天那麼少都不會影響工作」。那些生活在「新霧都」的小朋友和老人們尤其可憐,他們見到藍天的日子越來越少,罹患呼吸系統疾病的幾率越來越高。
霧霾給城市帶來的負面影響日益明顯。冬季的北京,洋面孔越來越少,外國遊客連年大幅下降;北京和張家口聯合申辦冬奧,甚至被外媒形容為是「笑話」。這兩個世界上大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就算有足夠多的熱情和實力,也很難得到國際社會的真正肯定。
昨天,一年一度的兩會再次降臨北京。而我們這些生於斯長於斯的北京人卻藏着一己私心,期盼着霧霾能在兩會期間更濃些、更久些,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全國各地的精英真正體驗「霧都」生活,讓擁有絕對權力的官員們對PM2.5的威力多些切膚之痛。要知道,10多年前北京肆虐的沙塵暴,就是因為屢次在兩會期間來襲,最後才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和治理。
治霾之路路漫漫。美、日、英等西方大國都經歷過重度霧霾污染階段,PM2.5客觀上與工業化進程密切相關......面對種種主客觀因素,就更需要中央政府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全社會持之以恆的耐心。
今年兩會,注定是一次史上戴口罩人數最多的兩會。這雖不光鮮,但如果明年兩會戴口罩者能少些,將贏得更多掌聲和喝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