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謝曼怡預測,在推算期內趨勢增長為每年4.5%,與名義本地生產總值的預計增長基本一致。曾慶威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陳廣盛)香港人口老化的議題,社會已討論多時。政府統計處推算,本港人口將由2012年的710萬增至2041年的850萬,年齡中位數則由42.8歲升至51.8歲,老年撫養比率更由18.3%急增至49.7%。面對人口老化,政府開支將勢難避免地持續增長,開支增幅更是「嚇死人」。若按歷史趨勢增長推算,2041/42年度福利、教育及衛生3方面的開支,均各自超逾5,000億元。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主席謝曼怡警告:「若開支增長持續超越經濟與收入的增長,結構性財政赤字是在所難免。」
小組發表的報告指出,本港人口老化問題不能避免,勞動人口將於2018年後逐步減少,推算本港經濟直至2041年的實質趨勢增長為每年2.8%(名義增長為4.4%),較回歸以來的過往平均增長率3.4%為低。謝曼怡指出,隨着經濟體發展水平愈成熟,經濟增幅亦普遍放緩,香港的2.8%預計增長率亦與美國、加拿大及瑞典等成熟經濟體介乎2%至3%的增長率相若。
2041年3項開支逾1.6萬億
收入方面,謝曼怡說,港府近年持續的高收入一定程度是靠賣地的高收入所賜,預測在推算期內趨勢增長為每年4.5%,與名義本地生產總值的預計增長基本一致。報告又預計政府未來的開支趨勢增長率為5.3%,高於收入增長。基本法第一百零七條訂明,經濟增長、政府收入與開支的增長步伐要相適應。
推算港府在教育、社會福利及衛生的長遠開支時,小組採納了4個不同的假設情況,包括每年開支增加3%(歷史平均增長率)、增加2%、增加1%和現有政策不變且不予提升。教育經常性開支將由2014/15年度的671億元增至2041/42年度的最高5,438億元;福利開支由569億元增至最高5,233億元;衛生開支則由524億元增至最高5,636億元。小組成員雷鼎鳴指出,有關數字並非要嚇怕人,只是指出問題所在,期望當局採取開源、節流等措施後可以「擊敗預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