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4年3月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教育漢:憶祖國「那些年」 飽受列強欺辱


編者按:西風東向瞄準,從1842年香港近代開埠計,已橫跨近兩個世紀,由港英殖民統治到回歸中國的「一國兩制」,超過一百七十多年了,西風還是繼續吹。當年被謔稱東亞病夫的弱國,生存的價值就是被列強大魚大肉,予取予攜。看教育,教育「漢」信的是萬物長,放眼亮,中華民族發展,近代的中國,內地與香港,從來都是休戚相連,一步一腳印,能有今天,倍感珍貴。人文精神健旺,是國家富強的基石,是教育的活水源頭。教育「漢」在此欄細說從頭,表達今天的看法,願與學界持份者一同思考未來。

早前趁着假期,筆者前往加拿大探親兼旅遊,在唐人街的中式酒樓用膳。已移民彼邦、黃皮膚黑眼睛的茶客於言語間,「強國」前、「強國」後,此起彼落。「強國」者,中國之「暱稱」也;「強國人」意指「中國人」,用上如此迂迴曲折的外號,究竟所為何事?又有何所指?

鴉片戰後 英法聯軍「劏」大清

這令筆者想起,唸中小學時,父母及老師總會叮嚀,要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今為老師,筆者亦常與學生共勉,要根植香港、胸懷祖國、放眼世界;中國與祖國,不同的名詞,卻是同一的實體,應感念認同。追溯中國的近代歷史,當知是痛苦艱難,積貧積弱。自1840年鴉片戰爭起,列強欺凌百年,中國人只能苦苦求存,弱國無外交,故任人魚肉,內政亦民不聊生。

弱國倒影,1840年第一次中英鴉片戰爭後,不到20年又有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英法聯軍出現,英法兩國當然盆滿缽滿,金錢、土地與人民都要中國「奉賠」,當時大量華工被「賣豬仔」到美加當苦工。其中,加拿大六百公里長的太平洋鐵路,鋪滿大量華工的血淚與汗水。1885年鐵路建成之時,亦是加拿大政府開始草擬排華法案之日,歷史清楚記錄。

回到中國,今天坐落廣州市一德路的石室聖心教堂,原是清朝兩廣總督府之地,但按英法聯軍戰敗,中國與法國簽訂之《北京條約》規定:「傳教士可在各省租買田地建造天主堂」,位高如恭親王奕訢,亦帶頭簽下協議,兩廣總督府要讓路,石室聖心大教堂要拔地而起,軍權與神權之下,大清政府與老百姓,要渺小要俯伏。

歲在甲午 120年前日侵華

公元2014年,歲次甲午,120年前的今日,對整個中國來說,可謂刻骨難忘。這是日本對華的第一次侵略,整個台灣成為日本戰利品,貧弱老大的中國,全面暴露,規模更龐大的侵略更是陸續有來,列強勢力劃分,彼此機會均等。二十世紀開始,八國聯軍踏步進入北京城,辛丑條約要罰中國人每人一両,即要賠款4億5,000萬両......這就是弱國難堪的遭遇,至今傷痕仍在,不想回憶,未敢忘記。

歷史在說話,近代苦難的中國,多少仁人志士,挖盡心力,做好一個中國人,為的是希望祖國能走上富強自主自覺之路,人民可以有好日子過。■何漢權 教育評議會副主席兼香港大學中史碩士同學會會長

現職風采中學副校長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星期五見報

相關新聞
城大迎「科技創業」3年增五成博士生 (圖)
工程計算機優勢 拓生命科學發展
浸大研發新納米殼包抗癌藥 (圖)
教局:文憑試生流失率與高考相若
浸大貝力行中大侯傑泰添殊榮
中大電動車遇衝路鎖車非死火 (圖)
科大工管生捧盃 (圖)
教育漢:憶祖國「那些年」 飽受列強欺辱
利字當頭:財赤有風險 擴稅需謹慎 (圖)
表一:近年預算案推出的部分一次性紓困措施 (圖)
概念圖:擴闊稅基? (圖)
英文應試攻略:一不離二 「雙」得益彰 (圖)
銀幕有話兒:哈利整蠱表哥 姨丈嬲爆「照肺」 (圖)
騎呢遊學團:Bollocks惹官非 法庭唇槍舌劍 (圖)
古文解惑:楚王以貌欺晏子 自取其辱
恒管英萃:「中」組織「英」表達 強差人意
校園藝墟:鯉躍龍門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