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環保部昨日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記者會,副部長吳曉青等就「加強環境保護 建設美麗中國」的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訊(兩會報道組 馬靜) 「治理霧霾不能靠『吹』,要靠法」、「應該加強問責機制」「應該啟動大部制解決環保部門權力有限」,與表現平平的環保部門相比,「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則更加主動,紛紛為「治霾」支招,希望能夠盡快減少「霾」怨。
「我認為治理霧霾應該以實際成效為衡量標準,比如確定霧霾天數不增加或者下降百分之幾的目標,這樣才能讓老百姓看到實實在在的治污成效。」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副會長劉正軍日前在湖南代表團小組審議時說。「霧霾已經嚴重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品質,必須充分認識到問題的嚴峻性、艱巨性。」劉正軍說,「我建議成立國家層面的環境保護領導小組,由重要領導擔任組長,考核治霾成效,施行問責機制。」
多位代表委員都強調了法律對治理霧霾的重要性。全國人大代表蔡學恩說:「治霧霾不能光靠『吹』,一定要靠『法』,治霧霾不能靠颳風來解決,保護生態要靠法律約束。」「呼吸權也是生存權最重要的一部分,重心在於『治』的《清潔空氣立法》,已經刻不容緩。」針對日益嚴重的霧霾,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國玲說。她認為,現行《大氣污染防治法》,不僅過於簡單粗糙而且缺乏剛性約束,應適時制定《清潔空氣法》。
全國政協委員、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則對媒體說:「霧霾天我不戴口罩,戴也沒用,PM2.5很微小,普通口罩只能阻斷PM10這樣的大顆粒,只能讓心理上舒服一些。關鍵是要把環境治理好,特別是室內的空氣淨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