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現象,向來是不少考生理解文意的絆腳石。不少考生往往因未能識別通假字而對文句理解錯誤。
所謂「通假」,簡言之,「通」即通用,「假」即假借。原本一意義應用「甲」字表示,卻借用了「乙」字代替,同時「乙」字與「甲」字原來之意義根本是「毫不相干」。這樣,將兩個字義原來風馬牛不相及的字互通意義,即通假字。通假字是約定俗成的結果,其最常見的產生形式是「因音通假」,即甲乙兩字是音同或音近。
此「假借」不同六書之「假借」
值得一題,「通假字」與六書中的「假借」字不同。許慎於《說文解字.序》指出,假借的定義是「假借者,本無其字,以聲托事」,即原本某一概念只有音與義,並沒有相應的文字表述,只好借用與之音近的字,例如「自」字,說文解字指「鼻也。象鼻形。」,即像一人之鼻。「自」字本義雖然是鼻子,但後來卻被假借為「自己」的「自」。通假字的出現並非「本無其字」,而是「本有其字」,只不過是約定俗成地字義互通。
「食馬者」非「吃馬的人」
通假字現象極普遍,篇幅所限,茲僅舉數例說明。其一,韓愈《馬說》中「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一句,當中的「食」是一通假字,其本字是「飼」。故此,「食馬者」即餵飼馬的人,而不是「吃馬的人」。其二,韓愈《師說》中「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一句,當中的「受」並非接受之意,而是一通假字,共本字是「授」。其三,杜甫《兵車行》中「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中,「耶」為通假字,其本字「爺」。
其實,遇上不明所以,理解起來意思奇怪的句子,即使未能即時指出通假字,也可運用前文後理的推理方式,掌握句意。如此,便不會因一字而失文意。
模擬試題
指出以下句子中的通假字及其本字。
(6分)
1.「秦伯說,與鄭人盟。」
《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2.「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3.「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
沈括《活板》
參考答案
1. 通假字「說」;本字「悅」。
2. 通假字「蚤」;本字「早」。
3. 通假字「文」;本字「紋」。
■謝旭博士
作者簡介:香港中文大學客席講師,教授中國文化與通識課程。考評局資深主考員與閱卷員、專欄作家。哲學博士、文學碩士。「通識教室」中國語文科與通識教育科名師。電郵:Dr.JukTse@gmail.com。
隔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