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社 在日前政協文藝界別小組討論中,電影導演馮小剛委員認為,有關部門應做好如下兩個方面工作:一是推動電影技術設備的升級,加強電影硬件設施建設;二是加強對電影人才尤其是對年輕電影人才的培養。
馮舉例說,韓國很多年輕的電影人都到美國荷里活學習,學習美國電影的製作、特效等各個方面。幾年後,這些韓國的電影人再回國進行本土電影創作。「韓國電影這些年飛速發展,跟這種學習是分不開的。」馮小剛委員話鋒一轉,「我們國家不少年輕的電影人也想出國學習,但由於經濟上的原因,很多都出不去。為什麼有關部門不能在這方面幫一把這些年輕人呢?」
談到目前國內電影存在的問題,馮小剛委員分析說,電影在飛速發展中出現問題是正常的,比如出現有爭議的影片,但是要相信製作粗糙、庸俗低級的電影可能在某種情境下獲得了利潤,但是不可能長期佔據市場,觀眾有調整市場的能力,觀眾審美的不斷提高最終會讓爛片無法存活。
該管的還是要管
演員張國立委員在發言中說,中國電影面臨着荷里活大片的衝擊,有人形容說「狼來了」。張國立委員表示:「我統計了去年的情況,我國互聯網上播放的中外影片的數量相差近100部,這說明國外影片播放數量太多了。既然要扶持保護國產電影,那互聯網上外國影片肆意橫行的情況,就應該加以管理。該放的權力要放,但該管的還是要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