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通識博客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何處為家:在港追夢人 徘徊去留間


放大圖片

■有「港漂」表示單靠父母人事關係,在內地尋找一份理想工作絕對沒有問題,但是她並不甘於一輩子留守在家鄉,希望拓闊視野。 資料圖片

今日香港+現代中國

隨茩輕鉿^歸中國踏入第十七年,兩地的經濟、學術、人才、文化等交流亦日益頻繁,內地生赴港接受高等教育漸成趨勢,畢業後亦會選擇留港工作,成為「港漂」一族。有機構早前的研究顯示,本港自2003年至2010年,獲批入境的內地生人數累計達17萬,工作者和留學者各佔一半。有人認為留港內地生大多具高學歷、高技能,可填補本港勞動力下跌、人口老化的問題;亦有人認為他們的留下會加劇本港資源競爭。下文將詳細闡述內地生赴港留學的原因以及內地生帶來的身份認同和資源分配問題。 ■黃德正 中學通識教育科教師

新聞背景:港放寬錄取上限 掀南下留學熱

1998年,香港賽馬會捐款逾1億港元,資助數十名內地應屆高考生獲全額獎學金入讀香港的大學,「港漂」之門從此打開。再加上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GC)自2008/2009年起放寬本港大學取錄內地生的上限,由10%上調至20%,掀起了10多年的赴港留學熱。香港集思會的研究報告指出,本港過去10年累計的「港漂」達17萬人。而入境處的《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的進度報告》亦顯示,2012/13年,「港漂」主要從事教育及研究、藝術文化、貿易、金融服務等高增值行業。

大多「港漂」憧憬香港制度完善、文化多元,部分人更落地生根,積極融入本港社會;然而,亦有「港漂」面對「水土不服」的問題,難以適應本港節奏快、壓力大的生活。

基礎級:「港漂」是怎樣煉成的?

截至目前,累計有逾7萬人來港留學,另外,獲批留港就業的內地生,從2009年的3,200多人,增加到2012年的6,400多人,增幅達1倍。那麼為甚麼會有那麼多的內地生選擇前赴後繼地來港工作、就業呢?

國際大都市 職場重實力

根據香港集思會的研究報告,67%受訪「港漂」喜歡香港的多元文化和生活方式,喜歡香港信息自由流動佔47%,並有44%喜歡香港完善的法制。誠然,香港是一個國際化大都會,薈萃中西文化精華,並強調自由、法治、民主等普世價值,吸引不少內地人。

有「港漂」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香港職場重視實力,只要他們肯拚搏,便可獲得理想的發展機會,促使他們留港發展。如「80後」上海女孩孫靜是港大碩士,目前任職審計師,她認為香港的制度完善,而且競爭環境較公平,「內地可能是有能力也不一定有好位置,但香港是有關係和有能力都可以有好位置」。

入境政策寬 准留港1年

香港自1999/2000學年起,放寬非本地學生來港就讀的入境政策,讓內地學生來港升讀大學。而相關措施於08年更進一步放寬,容許非本地大學生每周從事不多於20小時的兼職工作。根據入境處統計,2010年就讀本科及碩士的人數多達10,000人,較2001年高10倍。

入境處於2008年推出「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計劃,准許其無條件留港1年,其間可自由工作,毋須入境處批准。計劃實施5年間,已有2.7萬內地生受惠。

內地就業難 香江機會多

內地整體學歷不斷提高,因此有不少畢業生,甚至部分擁有高學歷的畢業生,在內地也遇到求職難的問題,因此他們希望來港謀求更好的發展機會。

內地去年被喻為「最艱難求職年」,蓋因大學畢業生多達700萬人,差不多等於整個香港的人口,要突圍而出殊不容易。相反,香港每年大學畢業生人數少於3萬人,競爭力相對較小。而且,「港漂」大多擁有高學歷、專門技能,例如金融專才、科學專才等,甚具競爭力。

據入境處的資料顯示,「港漂」大多從事教育及研究、商貿等職業,正符合本港未來的發展方向,能有效填補本港人才短缺的問題。而他們日後亦可以循「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申請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

進階級:問題多扎根難 恐港終淪「跳板」

香港固有自身的優勝之處吸引來自各地的人才來港發展。但「港漂」在香港面對居住環境欠佳、語言文化不同致社交圈子狹窄等問題,加上「港漂」家庭重心在內地,故逾70%「港漂」不願長留發展。

難建歸屬感 視港為跳板

香港集思會的研究指出,只有28%「港漂」選擇長期留港工作,反映他們即使願意留港發展,亦可能只視香港為中途站。事實上,雖然兩地同文同種,惟兩地價值、文化存在差異。有「港漂」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雖然香港普遍不甚歧視內地人,但他們亦傾向與其他「港漂」為伍,加上港人較重私隱,兼且「公私分明」,因此未必能融入香港同事的生活圈子。

而部分「港漂」仍將香港視為「拿學歷」、「儲經驗」的地方,假以時日亦會離港升學或就學,因此難以扎根於此。

一孩政策 恐子欲養親不在

內地實施一孩政策,不少「港漂」都是家人的獨生子女,他們離鄉別井遠赴香港升學、工作,然而,他們將來很大機會返回故地生活、發展,一方面是鄉情使然,另一方面源於傳統孝悌觀念,以便照顧父母。因此,他們即使在香港發展順利,亦未必扎根於此。

工作節奏快 居住環境小

「港漂」雖然大多擁有高學歷,但並非每個都有理想的發展前景,加上香港的生活、工作節奏遠較內地快,他們未必能適應,有「港漂」慨嘆香港雖然機會處處,但工作時間長、壓力大,令他們喘不過氣來。

此外,居住環境惡劣亦是「港漂」難以克服的一環。誠然,有能力赴港升學的內地生大多出身自中產、甚至富裕家庭,他們的生活條件本已不俗,惟赴港則需「蝸居」,令他們難以適應。他們本身的條件佳,累積幾年工作經驗後,或會離港尋求更理想發展機會。

摘星級:「此心安處是吾家」?

越來越多的內地生來港求學、就業,那麼對香港又有何影響呢?

提升港競爭力 緩解人口危機

有人認為,隨荈V來越多的內地生到港升讀大學,令本地生的升學及就業的壓力亦相對加大。有研究顯示,本港過去10年累計有7萬名內地大學生,並按年上升,至2010年,本港的內地本科生和碩士生達1萬人,較2001年多近10倍。有部分內地生畢業後會選擇投身本港職場,加上政策優惠大大吸引他們留港發展的意慾。有見及此,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香港曾吸收大量內地移民來補充人口,如政府作合理規劃,日後應能緩解本港面臨的人口危機,建議市民持開放態度面對「港漂」。

港生研院入學率 高達1倍半

有意見指,隨茖潀a交流更趨頻密,出現了一些爭議。其成因眾多,難以一概而論,筆者將之簡化歸納為「價值分歧」和「資源分配矛盾」。去年6月,有香港網民登報反對「港漂」,認為內地生「爭書讀」、「爭工做」。誠然,教育局資料顯示,在研究生課程中,上學年取錄的2,400多人中,約22.1%(531人)為港生,另77.9%(1,876人)則為非本地生;不過,由於港生申請宗數只得2,040份,其成功入學率達26%,比起非本地生的10.1%高出1倍半。有去年剛來港的外國學生認為,如果內地生表現傑出,來港讀書並無問題,港生也不應該歧視內地生。

概念鏈接:何謂「港漂」?

「港漂」是指畢業後選擇留港工作的內地人及其子女。他們部分已取得香港居民身份,有些更已成為永久性居民。他們一般擁有高學歷、高技能,並容易面對文化認同及身份認同的問題。而「港漂」亦會組織團體以便互相照應,包括內地學生學者聯誼會、愛港漂團隊、港漂圈等。

結語

每年都有這樣一批「港漂」選擇留下,同時又有一批「港漂」選擇離開。雖然他們體會茪H在異鄉的孤獨和寂寞、忍受茩輕銋L高的房間和狹窄的居住環境、面對茪憭ぉI景差異所帶來的隔閡和隱約的歧視等等,但這一群「港漂」依然將香港視為自己的第二個家。不過,當「港漂」們努力融入香港社會,甚至落地生根時,本地社會是否準備好去面對或者接納他們呢?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 慧

想一想:

1.根據上文,指出何謂港漂。

2.參考上文並就你所知,說明內地生赴港發展的3個原因。

3.你認為「港漂」現象如何影響香港及內地青年的個人成長?

4.有人認為,「港漂現象對香港的生活素質是利大於弊」,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一說法。

5.假如你是香港的官員,你會採取哪些措施協助「港漂」融入香港?解釋你的答案。

延伸閱讀:

1.《逾70%「港漂」不願長留發展》,香港《文匯報》,2013年11月26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3/11/26/YO1311260014.htm

2.《漂洋過海 圓創業夢》,香港《文匯報》,2013年10月9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3/10/09/EC1310090001.htm 

3.《百「港漂」訪屋h 贈月餅敬老》,香港《文匯報》,2013年10月23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3/10/23/ED1310230029.htm

相關新聞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 中美「第一夫人」互秀 (2014-03-31) (圖)
一周時事聚焦:現代中國 阻服貿滯台經濟 (2014-03-31)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 假「美麗」湧港 (2014-03-31)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 護老月津下季推 (2014-03-31)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少年自拍上癮自殺 (2014-03-31) (圖)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與環境 美船漏油禍候鳥 (2014-03-31) (圖)
通識把脈:「掟蕉」誤當「公民抗命」 失分無疑 (2014-03-31)
何處為家:在港追夢人 徘徊去留間 (2014-03-31) (圖)
概念圖:港漂 (2014-03-31) (圖)
十國搜救:「只要有一絲希望,我們絕不放棄搜救」 (2014-03-28) (圖)
概念圖:南海搜救合作 (2014-03-28) (圖)
廢物圍城:垃圾滿港 惜食「減磅」 (2014-03-25)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克里米亞脫烏入俄 (2014-03-24) (圖)
一周時事聚焦:現代中國: 台生佔領「立院」 (2014-03-24)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民調評分不公爭議 (2014-03-24)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 轉基因 敢吃嗎? (2014-03-24) (圖)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中學生返晏「補眠」 (2014-03-24) (圖)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與環境:港尋新電源 (2014-03-24) (圖)
通識把脈:卷二搶分 取「4」關鍵 (2014-03-24)
兩性角色:怕「趕客」寧「降格」高材女扮懵為拍拖 (2014-03-1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通識博客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