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政界:脅迫中央不會得逞


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表示,中央不會因為「佔中」而在政改問題上讓步,反而會更堅持現時的原則,但香港就會被外國評級機構評為政治不穩的地方,影響香港的評級、企業營業能力等,令投資者失去信心,對香港經濟發展極為不利,屆時全港700萬市民生活都會受到影響。她促請反對派「唔好害香港人」,港人也要積極發聲。

盡失民心鋌而走險

全國政協常委陳永棋指出,香港正就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進行諮詢討論,反對派揚言加強與台灣的「抗爭分子」互動「佔中」,並促請反對派「不要害死香港及香港人」。

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批評,反對派鼓吹的「佔領中環」是非法行為,應該依法處理,又強調港人有很多表達意見的渠道,如通過諮詢、電台、媒體訪問等,沒必要採取非法渠道去表達意見。

全國政協常委林樹哲表示,「佔中」從最初打着所謂「爭取真普選」的旗號,到現在公然與「台獨」勢力勾結,「佔中」搞手顯然「走火入魔」,而這更顯示出「佔中」行動已「圖窮匕現」,反對派黔驢技窮、不得民心,只能鋌而走險。

衝擊穩定害苦市民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盧文端批評,「佔中」違法亂港,遺禍深遠,一旦發生對本港經濟、社會穩定將造成嚴重衝擊,最終受害的只是市民大眾,港人必須警惕,並強調本港是法治社會,絕不容許任何違法行為。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香港廣東社團總會主席王國強表示,香港是法治社會,絕大部分港人不認同「佔中」,「佔中」主事者想「有樣學樣」,是完全錯誤的。香港社會不容許任何衝擊經濟、影響社會穩定的偏激行為,中央也不會因「佔中」而妥協,又認為「佔中」難以避免失控。

招惹「台獨」須警惕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譚錦球表示,反對派就政改向「台獨」頭面人物「取經」,要把「台獨」一套移植香港,是香港反對派勾結「台獨」的信號,必須引起高度警覺。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行政會議成員羅范椒芬強調,香港一直是法治地方,即使有不同意見,大家亦應「坐低傾」,而非用激烈甚至犯法行為達到自己的目的。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王敏剛批評反對派利用為「佔中」造勢,「台灣社會已陷入亂局,有人甚至罔顧法紀衝擊制度,這些對香港來說有警惕作用,如今香港經濟就業有相對好的表現,一旦年輕人不自省,反而參與違法佔中,只會衝擊香港法治,破壞香港經濟」。

新界鄉議局主席劉皇發強調,落實普選須建基於堅實的法理規範和依據,有規有矩,但他們注意到政改諮詢的過程中,有人發放「玉石俱焚」、提早「佔中」等言論,該局強烈反對影響社會安寧、損害香港經濟發展的挑釁言論,以及將來可能出現的激進行動,「絕不會對此袖手旁觀」。

證「非暴力」不可能

新界社團聯會理事長、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勇亦指出,從台灣近日出現的亂局可見,本港的「佔中」絕不可能做到所謂「和平非暴力」,而反對派根本無法保證「佔中」不會失控或發生動亂,令人擔心「佔中」會步台灣後塵,變成「今日台灣,明日香港」。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楊耀忠表示,以「佔中」爭取普選是既不必要,亦無道理,並批評有關行動表面打着和平旗號,實際上卻粗暴地破壞香港的經濟及法治根基,「你不帶武器,卻強行擺佔香港人共同擁有的家,以及中環一帶的經濟命脈,已經是一種暴力行為」。

行政會議成員、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指出,反對派鼓吹的「佔中」、「佔領立法會」想用武力違法行為「逼人做事」,是要不得的。

後果難料代價沉重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何俊賢指出,「任何事情均應該以理性方式處理,並非訴諸暴力。莫說作為立法會議員,普通的市民亦不應鼓吹暴力,一旦釀成流血及暴動事件,後果實在難以預料,甚或一發不可收拾,社會則須負起沉重代價」。

相關新聞
雹襲九龍「塘」 商場「水簾洞」 (圖)
吹塌貨櫃 險殺司機 (圖)
3月現黑雨 歷來最早
兩三年一現 不吉屬迷信
各界強烈反對「佔中」引「台獨」亂港 (圖)
政界:脅迫中央不會得逞
商界:「佔中」每刻損害香港
社團:「港獨」 分裂兩地關係
區會:18區一致譴責 (圖)
法律界:濫用公義煽動違法
學界:「佔院」口稱和平也流血
專業界:應和平理性討論
勞工界:莫阻「打工仔」搵食
民調:逾半市民反「佔中」
學「台獨」暴力抗爭 自暴「愛與和平」謊言
「佔中」向基層洗腦 商販批禍港損生計 (圖)
「普選是飯碗問題」妖言惑眾
特稿:天主教勞工委會淪「佔中」啦啦隊
佔領一句鐘 成交蝕百億
戴耀廷公然勾結「佔院」搞手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