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通識博客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通識把脈:時事跨議題 勿硬「歸邊」


不知不覺,第三屆通識教育科文憑試即將開考了。就過往兩年文憑試題目,同學或有以下疑問:

1. 文憑試題目會否特別針對某些最近發生的時事內容而出題?如果真的如此,要否需要記誦近一兩年發生的香港、內地以至國際時事?

2. 文憑試題目會否特別偏重某一類別議題,例如政治、環境等?如果真的如此,要否需就有關類別議題來特別操練?

通識教育科重視「議題為本」學習。事實上,針對上述問題,同學毋須擔心。

「用」新聞非「背」資料

就第一個疑問,同學不用記誦近年發生的時事新聞內容。其實,考試重視的是解讀和分析資料的能力,非背誦硬知識。因此,必定能在題目找到相關新聞資料,毋須刻意記誦和「貼題」。反而,可多參考近兩年所發生的香港、中國和國際大事,找出資料背後的相關概念,分析討論再建構立場。這裡強調的是,「用」時事新聞資料,非「背」時事新聞資料。

堆填擴建涉「環境」等類別

至於第二個疑問,同學也不用將時事新聞「歸邊」,即將其分類。舉例而言,本港堆填區擴建爭議既跟「環境」有關,也跟市民「生活素質」有關,也跟「政府施政」有關。再者,中日釣魚島領土爭議既跟中國「綜合國力」有關,也跟「國際衝突」有關,更跟中國人「身份認同」有關。由此可見,若硬將時事新聞歸類為一種類別,未能靈活貫通地解讀、分析資料,這並不明智。

就近日筆者與同學所討論的時事例子,分別有「曼德拉貢獻」、「紅線女貢獻」、「香港所面對問題(如政制發展、樓價高、固體廢物處理)」、「中國三中全會」、「中日關係」、「朝鮮局勢」、「伊朗核問題」、「H9N3爆發」、「菲律賓風災、寒冷天氣與全球氣候變化」等。試想一想,上述事例與政治、經濟、民生、文化、環境、軍事、外交、教育、價值觀有一定關連,若將它們死記硬背,或只規限於一個單元、一個範疇,豈不可惜?

所以,同學緊記不要盲目依從公式,死背資料,須拓闊思維,運用資料找出概念、分析議題成因、所造成影響等,並找出多元觀點,建構立場。如此學習,必事半功倍。■許承恩 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通識科主任、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會長

逢星期一見報

相關新聞
一周時事聚焦:現代中國:和平「睡獅」醒了 (2014-04-07)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朝鮮半島「炮來炮往」 (2014-04-07)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港鐵又加價 (2014-04-07) (圖)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DSE生「壓爆」「暴走」 (2014-04-07) (圖)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與環境:「三堆一爐」拔頭籌 (2014-04-07)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西藥涼茶」停售 (2014-04-07)
通識把脈:時事跨議題 勿硬「歸邊」 (2014-04-07)
滅貧新猷:首推低津 紓緩貧富懸殊 (2014-04-01) (圖)
概念圖: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 (2014-04-01)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 中美「第一夫人」互秀 (2014-03-31) (圖)
一周時事聚焦:現代中國 阻服貿滯台經濟 (2014-03-31)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 假「美麗」湧港 (2014-03-31)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 護老月津下季推 (2014-03-31)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少年自拍上癮自殺 (2014-03-31) (圖)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與環境 美船漏油禍候鳥 (2014-03-31) (圖)
通識把脈:「掟蕉」誤當「公民抗命」 失分無疑 (2014-03-31)
何處為家:在港追夢人 徘徊去留間 (2014-03-31) (圖)
概念圖:港漂 (2014-03-31) (圖)
十國搜救:「只要有一絲希望,我們絕不放棄搜救」 (2014-03-28) (圖)
概念圖:南海搜救合作 (2014-03-2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通識博客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