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何敬豐(右四)出席會議。
中國經濟發展舉世矚目,金融市場經驗豐富的北京市政協委員何敬豐認為,國家有計劃引進民營資本和外資能促進國家建設和經濟發展,但內地金融市場和制度有待完善。內地在鼓勵民營資本積極投入市場的同時,可參考香港在風險評估的豐富經驗,及早為股民完善風險評估制度,這既可減輕國家面對金融事故的衝擊,也可保障內地小股民利益。
國家推項目 引進民資須謹慎
何敬豐除現任公司董事長外,過去亦曾在大行「JP摩根」工作過,對金融發展所遇到的風險分外敏感。他指出,國家改革開放一段很長時間,民間已積存一定數目的資本,如能有效利用,是一個很大的財政力量。北京市政協今年1月會議期間,法改委官員便提到,目前北京市有水利、環保等多個基建項目,均希望引入民營資本,協助國家推動政策。他認為,有關政策方向相當正面,但是每項投資,本身都具有一定風險,他說:「由於涉及國家推行的項目,民間必會覺得『好穩陣、信得過、有錢賺』。」這些引進民營資本的項目如搞不好會影響很大,必須謹慎處理。
內地可參考港經驗 免生金融事故
香港經歷過金融風暴,汲取了忽略投資風險的重大教訓。何敬豐指出,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市場,從引資、投資項目、市場監管等方面十分成熟,在雷曼事件中,雖然香港承受衝擊,但也豐富了處理金融風險評估的經驗。現時香港便規定銀行業向客戶推廣各種金融產品時,必需為投資者進行詳細風險評估,了解客戶承受風險的能力,有爭論都可參考數據,有關安排無論對銀行或投資者本身都有好處。內地在利用民間資本時,亦可參考香港在風險評估方面的經驗,避免出現金融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