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小妹名「萐」,因此喜愛扇子,我們在交換關於扇子的故事、詩詞、謎語、歇後語的過程中一起成長。
韓小榮
我妹妹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小萐」。其實,我的父母是莊戶人,並沒有高深的學問,他們本來給妹妹取名叫小莎,而不是小萐。無奈,鄰居家的女孩也叫小莎,為了避免重名,我們都把「莎」字的平聲喊成了四聲,音「廈」。妹妹上小學的時候,她的同桌跟她開玩笑說,小萐,你怎麼不叫大廈呢!那樣多好,我們都住你那裡,就不用買房子啦!從那天開始,妹妹從字典上選了一個「萐」字作為她的正式小名,以正視聽。
我曾經問妹妹,為什麼選擇「萐」字,而不是其它字?妹妹告訴我,字典上音「萐」的字,只有這個是優雅的,古代的扇子就曾經被稱為「萐」。我翻查字典,果然如此。
自從妹妹確定了這個名字,我便千方百計搜集扇子的故事,以圖逗她一樂。
我首先講了一個「題扇橋」的故事給她聽。
有一天,王羲之路過一座小橋,看見有一個賣扇子的老婆婆十分苦惱地守着扇攤。原來,老婆婆正在為賣不出扇子而發愁呢!王羲之頓生惻隱之心,他提筆三下五除二在老婆婆的扇子上各題了五個字。老婆婆以為王羲之故意找她麻煩,撇起嘴巴,很不高興。王羲之笑着說:「老人家,你只要告訴別人這是王右軍的字,扇子必然能賣出好價錢。」話音未落,果然就有人認出了王羲之,並張羅着大家來買王羲之的真跡。老婆婆的扇子頃刻被搶購一空,還賣出了前所未有的好價錢。老婆婆高興地要向王羲之作揖,誰知王羲之已經去遠了。後來人們為了紀念王羲之的善行,就把這座小橋叫做「題扇橋」。
誰知,妹妹聽完這故事,反過來問我:「姐姐,你知道王羲之題的五個字分別是什麼嗎?」
我無言以對。
我所講的第二個故事,有點神話色彩。
梁朝的沈約在書房裡溫習功課時,有一個攜帶織絲工具的女子冒然闖了進來。原來,屋外正值細雨綿綿,女子是來避雨的。沈約以禮相待,女子感激萬分。此時,窗外的雨絲悄悄飄了進來,女子便「繞雨成冰絲」繞了半斤有餘送給沈約,說此物編織成扇,消解暑氣,不搖自涼。
妹妹聽完,疑惑道:「冰絲既然是雨的化身,怎能長久『冥頑不化』?不搖自涼的『冰絲扇』,是不是酷似當代的製冷空調呢?」
我笑着說:「看來,古人早就有了製作空調的意識。只是科技的不發達,令他們不能付諸於行動。只好望扇興嘆,作出種種美好的設想,編造出美麗的扇子故事來獲取精神上的愉悅。」
妹妹似乎認同我的觀點,她點點頭。
我又說道:
「並不是所有關於扇子的故事都是美好的,扇子無意間還會充當罪魁禍首呢!《紅樓夢》中有一個石呆子,是個十足的扇癖。他有20多把美妙絕倫的扇子真跡,結果被賈赦看中了,他拒不出讓。於是,賈雨村給石呆子安了個拖欠官銀的罪名,將他抄了家,扇子因此流入賈赦手中。石呆子自此下落不明。在這裡,扇子豈不成了害人之物?」
妹妹很牴觸扇子帶來的負面影響。她輕描淡寫地說了句:「是人的癖好禍害人,這與扇子無關。」
有一天,妹妹問我:「姐姐,我們姓韓的歷史名人你能說出幾個?」
我說:「大將軍韓信,文學家韓愈,大軍閥韓復榘,還有神仙韓湘子。」
妹妹補充道:「還有一個重要人物,是五代時期南唐大官員韓熙載。」
然後,妹妹繪聲繪色地向我講述了傳世名畫《韓熙載夜宴圖》的故事。原來,《韓熙載夜宴圖》裡繪有古代扇子的雛形。
妹妹說,在這幅畫裡面,繪有南唐巨宦韓熙載手執長圓形素面團扇(妹妹特意說明:團扇中間以木桿為扇軸,隱約可見到細密扇骨)的形象。他的身體左側還有一個侍女揮舞着長柄大團扇,團扇的絹面上梅花朵朵,枝椏低垂,山石顯露,巍峨冷峻。
我素來不知道歷史上有這麼一幅傳世名畫。聽妹妹說的煞有介事,神乎其神,我興趣陡生。妹妹便慫恿我帶她去北京故宮博物院瞻仰這幅稀世珍寶,她說:「這幅畫如今是故宮的鎮宮之寶,是一幅千年之前的不朽畫作呢!非常值得一睹為快!」
我問道:「你是怎麼知道那名畫上有扇子的呢?」
妹妹說:「是度娘告訴我的。」
哦,原來妹妹已經成了網民一族!
我加了妹妹的QQ之後,才知道妹妹的暱稱也叫小萐。更讓我忍俊不禁的是,她的個性簽名竟然是:「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納蘭容若的「悲畫扇」之意乃是借用班婕妤被棄典故。班婕妤被趙飛燕陷害,退居冷宮,曾作一首著名的《怨歌行》,以秋扇自比,暗含心事。在詩裡面,「皎潔如霜雪,團團似明月」的紈扇竟然被皇上棄如敝屣,扔進篋笥。
妹妹為才貌雙全的班婕妤打抱不平,她義憤填膺地對我說:「嫁給漢成帝這樣的臭男人還不如嫁不出去呢,當宮女也比當這過氣的娘娘強百倍!」
的確,被冷落的班婕妤比那些「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的宮女要淒涼許多。蓋宮女沒有食髓知味,沒有受寵便沒有失寵,心態平平,波瀾不驚。閒得沒事幹了,一邊扇着扇子打流螢,一邊抬頭看看牛郎織女星,也不失為賞心樂事。可憐的班婕妤恐怕是沒有這心思吧!
就這樣,我和妹妹樂此不疲地交流着扇子的故事,扇子的詩詞,甚至扇子的謎語和歇後語......
直到妹妹過十八歲生日的那天,我還特意跑到古玩市場買了一柄看似年代久遠的名貴檀香扇送給她。妹妹把扇子展開,左看右看,愛不釋手。
我問:「這柄扇子正面所書的《蘭亭序》作者,你可知道是誰嗎?」
妹妹莞爾一笑:「不就是喜歡做好人好事的王羲之麼!惟有上善若水,方能流傳千古!」
我愕然!我的小萐妹妹曾幾何時變得如此才思敏捷,口吐蓮花?莫非是沾染了扇子的書香氣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