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戴笠(右)備受蔣介石重用。網上圖片
浙江江山秘宅培訓女間諜 台客必遊
「生為國家,死為國家,平生具俠義風,功罪蓋棺猶未定;名滿天下,謗滿天下,亂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後人評。」豎立在原國民政府特工首領戴笠所設立、位於浙江江山廿八都的女特工訓練班原址內的一對輓聯,一語道出世人對這位國民黨「特工王」的褒貶不一。到江山旅遊的人,多會探訪戴笠家鄉秘宅和女特工訓練班原址。秘宅內設有87道門122扇窗、暗藏逃生秘道的設計為人津津樂道。這裡更是台灣遊客到江山必遊之地,成為江山籍台灣人和家鄉的一條「紐帶」。
■文/圖:記者 高施倩 浙江江山報道
穿過一條狹長的巷口,記者來到位於浙江江山市峽口鎮保安鄉一座風格簡樸、其貌不揚的民宅,完全想像不到這就是戴笠精心設計、機關暗佈的秘宅。
蔣介石心腹 建軍統局
戴笠,原名春風,字雨農,1897年5月28日在浙江江山縣保安鄉出生,青年時期因嗜賭成為黑幫分子,為上海青幫頭子杜月笙所賞識;26歲在上海交易所結識了蔣介石、戴季陶等人,受到青睞,年近三十之際入黃埔軍校,畢業後任蔣介石秘書、保鏢兼副官;1928年開始進行情報活動,成為蔣心腹,1938年建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軍統局),培訓數萬名特工人才,最多時期擁5萬多人特工隊,特工武裝20多萬人,戴笠被冠以「特工王」、「軍統祖師爺」稱號。1946年3月17日因為飛機失事身亡。
87門122窗 方便逃生
保安鄉是戴笠出生、成長及進行各種特工活動的見證地。從事特工活動後,他曾回這裡養精蓄銳並暗中籌劃和指揮。
1943年,戴笠在家鄉建造佔地3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的秘宅,由他親手設計,戴胞弟督造。秘宅外觀驟看不異於普通民宅,但裡頭的設計卻足見這位昔日特工王的老謀深算。
秘宅一樓是戴笠母親和孩子的房間。二樓會客室有5道門,而其餘房間不少於兩道門,它們間間相同,僅書房就有6道門。一位導遊說,這座房子共有87道門122扇窗,樓外還種着金錢松,這些設計都是為了方便逃脫。
秘宅有幾道門比一般的矮,專門依據戴笠身高設計,門框設暗格藏槍,以便突發情況下戴笠伸手就能取槍反抗。
暗藏地下室 收集情報
秘宅從正面看,是一座兩層建築,但實際上是三層。宅內還有一明一暗兩條樓梯,通過暗梯可以到地下室。暗道很窄,僅容一人,呈螺旋形,設計為躲避子彈。地下室安裝了一部軍用發報機,便於常在外地的他與家中母親聯絡,也是為了收集當地的政治、軍事、經濟情報。但秘宅建好後,戴笠回來次數很少,只有母親、結髮妻子、親生兒子等在這裡長住。
江山籍台胞 家鄉紐帶
戴笠秘宅作為江山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開放。因其特工身份,不為內地市場接受,但是戴笠秘宅卻是聯繫江山和江山籍台灣人的一條重要紐帶。1948年和1949年期間,因為受到「三毛一戴」 (戴笠、毛人鳳、毛森、毛萬里)的影響,約有4,000多的江山人去了台灣,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江山籍在台人員約5萬。自1987年台灣開放大陸探親,江山籍台灣人回鄉一定會去戴笠秘宅。
四塊無字碑 功過任評
除了秘宅外,位於廿八都的軍統電訊訓練班(女特工訓練班)原址,也是戴笠昔日活動場所。1941年,美國情報機構和國民黨軍統在此設校,從大批杭州、嘉興、湖州流亡的難民中,挑選16歲至21歲的女青年,嚴格培訓女譯電員(特工)。
訓練營內除了豎着著名學者章士釗對其的評價的石碑,還有四塊無字碑,景區的導遊說,這是效仿武則天豎無字碑,「是非留待後人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