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蔡英文當選民進黨主席,將朝着2016「總統」大選邁進。昨日她在投票後乘車離開時向媒體揮手致意。網上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傅龍金 綜合報道)一如外界預料,兩年前辭去黨魁的蔡英文在昨日黨主席改選投票中,以85410得票、93.71%的超高得票率,第三次當選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勝選後表示:「讓我們一起朝執政的最後一里路奮力前行」。學者認為,以蔡英文目前在黨內的威望,以及極力爭取中間選票的兩岸政策,如不出意外,她極有可能再次競逐2016年「總統」大選。
為拉高投票率,蔡英文前日透過Facebook表示,希望黨員踴躍投票,「讓我們從改變這個政黨,進一步改變台灣」。昨日在選前她又以7萬通電話語音催票。
無蜜月期 黨改邁向「年輕化」
與蔡英文競逐黨魁的是高雄縣前副縣長郭泰麟,此前民進黨舉辦黨主席政見發表會,郭泰麟「三問」蔡英文,讓外界印象深刻。不過郭最後僅獲5734票,佔6.29%。
蔡英文晚間透過辦公室發表當選聲明,指當選就是責任的開始,「這次沒蜜月期,一定全力以赴。讓我們一起朝執政的最後一里路奮力前行。」她並稱,很清楚這屆民進黨主席責任,決定參選是為帶領民進黨重新贏回社會信任及幫台灣找到新方向與動能。「相信這樣的改變,必須從改變民進黨開始。」
蔡英文表示,競選時曾提出黨改造「年輕化」與「開放性」方向,未來中央黨部人事安排,黨內青壯世代們,要擔負起決策面或執行面更重要責任。 她說,將向社會敞開大門,邀各領域人才參與黨運,讓民進黨視野更寬闊、多元,更能有效匯集社會意見。
料壓「反中」論調 博中間選票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政治所所長張文生接受本報採訪時指出,既然蔡英文準備重新再出發,應該不會錯過2016年台灣「總統」大選。在策略上,蔡英文為爭取中間選票,總體上會認同或者並不排斥兩岸和平發展、穩定關係的說法,以撈取一些兩岸交流的實際利益,「反中」的論調會逐漸壓低,以建立不涉及政治的兩岸經濟關係。雖然蔡英文在表面上會做出某種表態,並在整理兩岸關係的方式、方法上做出調整。但她固守「兩國論」、「一邊一國論」主張與民進黨的宗旨基本不會變。
廈門大學台研院政治所副所長陳先才也認為,蔡英文當選後核心的政治立場和態度路線不會變化,在兩岸關係上也會適當的調整。但他表示,這不是蔡英文真正想推動兩岸關係,而是要釋放出一種有能力出來解決兩岸關係的表面信息,仍舊堅持她一貫的模糊策略,不會明確表態。同時,蔡英文與民進黨在應對馬英九方面,會繼續運用一些公民議題、社會運動來拖住其腳步,讓其疲於應付,營造台灣社會民眾看衰馬的執政能力,從而為民進黨贏得2016年大選打下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