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舒婕
蔡英文在facebook上催票時說道,單一個人的理念以及力量,不足以帶動改變民進黨。但是,如果黨主席本人沒有「走最後一里路」的信念,民進黨只能與兩岸主流民意漸行漸遠。
過去幾年,民進黨在主席蘇貞昌領軍下,兩岸政策不但沒有朝民意期待的開放方向走,反而卻向「全面反中」回溯,這是民進黨在處理兩岸政策最大的短板。
黨主席寶座可以輪流坐莊,兩岸政策卻是隨着時間推移,越來越緊迫且無法迴避的議題。2008年蔡英文剛接任黨主席之時,也是採取「全面反中」態度,致使民進黨的民意一直無法拉上來,儘管馬政府拚台灣經濟實效仍差強人意,但是民眾也不敢寄望民進黨就有辦法搞好台灣經濟,這是2012年蔡英文無法撼動馬英九連任的主因,也使蔡英文在敗選感言要說出「只差一里路」。
今年1月,蔡英文偕曾赴大陸訪問的主要幕僚召開記者會。雖然記者會上蔡英文沒有對大陸政策作出有實質意義的回答,不過值得玩味的是,蔡以「對岸」稱呼大陸,而不是以往的「中國」。
只不過,沒有「蜜月期」的蔡主席,光是在稱謂上有所改變,不足以應付主席之任。目前民進黨內政治氛圍雖難有「凍獨」或「棄獨」的政治共識,但按照兩年的規劃安排,至少也應該在六、七月的民進黨全代會中形成提案加以討論,這是展現政治格局與誠意的積極訊號。
台灣時事評論員、綠營出身的陳淞山認為,蔡英文若能排除萬難做到這一步,明年「臨全會」再漸進推動「默示一中」,便有機會化解對岸的政治疑慮,讓兩岸的互動交流偏差失衡的經濟問題與民、共政治互信問題獲得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