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辛鵬
新疆經濟發展較為落後的南疆地區,尤其阿克蘇、喀什、和田三地州,作為近年來屢次暴恐事件的重災區或暴恐分子輸出源頭,既有着深刻而長遠的歷史原因,也有着嚴峻而複雜的現實挑戰。
以此次暴恐分子輸出地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而言,這裡地處喀喇崑崙山下,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緣,距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市直線距離1811.6公里。轄區雖大,但山區和沙漠面積便佔到總轄區的76.4%。這裡自然環境惡劣,經濟和社會發展長期落後,在大漠深處的鄉村地區,生活更是極度封閉。
自公元10世紀左右伊斯蘭教武力傳入新疆,尤其是16世紀維吾爾族全族皈依伊斯蘭教以來,隨着一代一代的傳承,宗教的影響力在皮山這樣的沙漠地區影響力異常強大。而和田又地處祖國西部邊疆,長期受到中西南亞等外國宗教勢力尤其是極端宗教勢力的滲透......成為暴恐分子的高輸出地帶。
遭極端宗教勢力「洗腦」
近年來,尤其是以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為標誌的新時期新階段以來,新疆連續開展了4個「民生建設年」,基礎教育的普及更是民生工程的重點。然而,因着歷史、經濟原因和語言習俗等因素,眾多南疆的青年人就業依舊相對困難。宗教和新興網絡尤其是手機互聯網成為大部分年輕人的「精神寄托」。
近年來發生的暴恐事件中日漸透露出了暴恐分子年輕化、家族式作案的傾向,新疆5月以來在南疆地區抓獲的200多名暴恐嫌犯,也多為「80後」、「90後」,這不能不讓人高度警惕,這些地處偏遠、受教育程度低而又血氣方剛的青年人,正成為極端宗教勢力「洗腦」的重點對象和祭出的「政治炮灰」。如何因應新的形勢和挑戰,拆解極端宗教勢力這枚埋在祖國邊疆的「不定時炸彈」,顯然成為新疆當局面對的最為迫切的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