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田一涵 北京報道)針對「稜鏡門」事件對全球造成的不良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洪源向本報表示,美國素來有竊聽別國機密的惡劣行徑,「稜鏡門」事件使此種行徑暴漏無遺,美國難以狡辯。世界各國應在網絡信息技術方面加強協作,共同抵禦類似竊聽風險。美國在現實世界中爭奪霸權,在網絡虛擬空間也佔據着霸權地位,美國對別國科技和國家的機密的監視,是在虛擬世界中的霸權主義表現。
洪源表示:「你沒有的我有,當你有時我比你更強,是美國在信息技術上的一貫做法。」中國和其他國家要在網絡信息技術方面迎頭趕上,在信息和技術對抗上,要打破美國在虛擬世界上的霸權。當其他國家在信息技術方面能和美國抗衡時,美國就會試圖與別國達成虛擬世界的裁軍協議,停止對別國機密的竊聽。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信息與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唐嵐認為,事實上斯諾登所披露的美國監聽全世界只是「冰山一角」,「稜鏡門」事件之後,國際上包括美國國內對美國政府的質疑和批評紛至沓來,但美國並沒有停止這種行為,也沒有對受害國家道歉,反而「倒打一耙」,多次炒作「網絡竊密」、「網絡安全」等話題,美國此舉欲轉移公眾目標將矛頭對準中國。
料不會輕棄網絡霸權
唐嵐表示,「稜鏡門」事件後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去年12月18日,聯合國大會全票表決通過了一項呼籲在數字化時代保障各國民眾電信及網絡通信隱私權、反對非法監聽的決議。美國政府3月14日發表聲明,宣布將放棄對國際互聯網名稱和編號分配公司(ICANN)的管理權。但唐嵐指出,這將是曠日持久的探討,全球13個根服器有10個在美國,美國並不會輕易放棄網絡霸權。
唐嵐稱,「稜鏡門」事件後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網絡安全的重要性,互聯網已與各國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應在聯合國主導下,並在聯合國框架之內,維護世界互聯網的空間秩序,建立一個各國廣泛參與討論、公正合理的網絡國際治理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