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馬時亨。莫雪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早前發表報告,預測本港最快7年後出現結構性財赤,並提出控制開支、設立未來基金等一系列建議。曾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的馬時亨昨日對報告的觀點表示認同及肯定,並建議本港應檢視人口政策,研究增加間接稅擴闊稅基,及研究輸入專才與推動經濟轉型,避免結構性財赤。
研輸外勞 添經濟動力
馬時亨昨日出席一午餐會,就香港長遠財政問題發表演講。他表示,社會應仔細了解有關報告的內容,意識到「未雨綢繆」的重要,避免香港未來需「舉債度日」。他指出,香港長遠財政「支出增加、收入受威脅是不爭的事實」,又指解決問題「不容易、需要很大決心,要市民支持政府」,並避免問題10年後浮現才作處理,否則就為時已晚。他又建議,政府長遠應該檢視人口政策,應付人口老化對稅收及競爭力的影響;嚴守應使則使及用者自付原則;研究增加間接稅擴闊稅基,及在經濟轉型下工夫,研究輸入勞工及專才增加經濟動力,避免結構性赤字。
人口老化 增開支壓力
他解釋,香港人口老化,老年撫養比率 (65歲或以上人口與15歲至64歲人口的比率 )會由2012年 的18.3%增加至2041年的 49.7%,將對香港的公共開支構成壓力。此外,香港政府的支出調整彈性小,同時香港的稅基狹窄,利得稅及薪俸稅等直接稅佔收入大部分,令政府收入容易受經濟情況、人口老化等影響而下降。
馬時亨又強調,擴闊稅基是有困難,可能再次討論的契機是在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時,讓選民探討香港長遠願景,這亦包括輸入外勞增加香港競爭力。他坦言這需要政府有很大的決心、認受性高才可逼迫立法會處理問題。被問到普選會否令政府傾向福利主義,馬時亨表示不擔心,因為相信香港人「眼睛雪亮」,不會接受將錢「派晒」的特首,同時基本法亦規定政府需「量入為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