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佐洱昨在港表示,香港是中國資本走出去和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要地。 曾慶威 攝
反對派自去年1月提出「佔領中環」行動後,經過所謂「商討日」、「全民公投」等「篩選再篩選」,「佔中」主事者之「搬龍門」技巧,已達「爐火純青」的境界:由最初由「自己友」篩選出15個方案,再經支持「佔中者」篩選出3個全部包括違法 「公民提名」的方案,其後突然增加一條新題目谷高投票率,至近日又聲稱「佔中」投票程式及網站被黑客攻擊,將投票日延長至10天,其「搬龍門」技巧可謂出神入化。
戴耀廷於去年1月在報章撰文,宣稱中央不想香港有「真普選」,「要爭取香港落實真普選,可能要準備殺傷力更大的武器-『佔領中環』」,又說參與者要是「意見領袖」,包括不屬激進的政治領袖、前任官員、宗教領袖、學者,最好是「無黨無派」云。
不過,隨荂u佔中」議題持續發酵,反對派表面上「積極參與」,實質各懷鬼胎爭佔話語權,有激進派自行成立「佔中後援會」發動「佔中預演」,更鬧出不同政黨「總指揮搶奪戰」。最終,「佔中」殊途同歸,由所謂「爭取民意授權」,成為排除異己的「私人俱樂部」。
「佔中」其後舉辦了3場高舉「學術旗幟」的所謂「商討日」,卻全部變成反對派「核心支持者」的篩選平台。在去年6月舉行的首場「商討日」,參與者「篩選」為500名核心支持者及100名「隨機抽樣市民」,旋即被狠批「一言堂」,以不科學方法排斥不支持行動者。
隨後的「商討日二」舉行的數十場商討會,並放行讓激進黨派參與,惟最終僅得數百人出席,場面冷清。5月初舉行的「商討日三」。當初聲稱由逾萬人分組討論政改方案,形容是「全球首次最多市民參與的商討日」。
不過,戴耀廷去年12月突然「再搬龍門」,聲稱會邀請10多名「國際學者」,包括香港憲法專家佳日思、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委員等舉行圓桌會議,討論普及平等原則,為「商討日三」預先篩選15個方案,讓「已簽署意向書」的支持者評分,但15個方案中,只得「幫港出聲」發起人何濼生一個「建制派」方案,被批評是「小圈子」選舉。
改規則 話唔嫁又嫁
「商討日三」鬧劇由約2,000名「佔中粉絲」,「內部」推選出3個堅持違法「公民提名」方案,被社會各界揶揄為「篩選典範」,先經由國際學者「篩選方案」,再交由「激進粉絲」作「第二輪篩選」,再將「3個終極篩選方案」交由全民挑選。其後,「佔中」後援會等激進派拒絕參加「商討」,但仍獲安排投票,最終選出3個均包括違法「公提」的方案。
戴耀廷其後承認,是次結果並非代表全港市民,僅是「佔中」的「內部決定」,並改口稱,「投票屬『佔中』群體內部決定,也無表示是代表全港市民。」不過,由於溫和反對派不滿被激進派騎劫「商討日」,紛紛表示不會參加「622公投」,又要求屆時加入溫和派的方案,或同場進行民意調查。
「佔中」發起人之一陳健民當時就對溫和反對派的建議嗤之以鼻,質疑此舉違反「程序正義」、「好兒戲」,「埋尾你]又加洁B搬龍門,成個公信力反而冇晒......改規則就會全盤崩潰喇。」
加題目 延長投票日
為撫平溫和反對派的不滿,戴耀廷突然提出在3個「公提」方案外,「多加一條題目讓市民表態」,即加插有「符合國際標準」字眼的新題目。戴耀廷當時承認「搬龍門」只為谷票,「增加政治張力令政府受壓」,曾呼籲不支持「公提」市民投棄權票或白票的戴耀廷,更「轉口風」鼓勵市民「三選一」。
本星期,「佔中」聲稱電子投票系統遭到「史無前例的、國家級」的大規模攻擊,使系統操作接近癱瘓,故「佔中」決定延長投票一星期,由6月20日至6月29日,趁機谷高投票人數,但旋即被踢爆所謂「國家級」大規模攻擊,只需要簡單工具、簡單程式即可做到,「佔中」此舉只是大打「悲情牌」,哄騙市民投票。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