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4年6月2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學生走出課室 製「鳥屋」學保育


放大圖片

■學生陳嘉敏(左二)稱,知道紅衫魚是瀕危物種後,已建議家人選擇其他食用的魚類。李慧妍 攝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李慧妍)來自16間中學的63名學生,完成由香港大學3名研究生組織主辦的生態保育領袖計劃後,才知道紅衫魚是瀕危物種,紛紛建議家人和朋友減少食用;亦有同學由害怕蝴蝶及其幼蟲,在接觸了解後,開始覺得「毛蟲很可愛」。大會希望讓中學生透過實地考察生態區,提高保育意識,甚至變身「環保大使」向其他同學分享保育環境的心得。

生態保育領袖計劃創辦人之一的馬昀祺,本身是香港大學嘉道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他指中學生普遍局限於班房內學習生物知識,對生物多樣性的認知力不高,亦不懂將書本內容應用於生活中。

他說,參與活動的中學生有機會到龍虎山郊野公園、大埔滘自然護理區、鳳園等生態區進行實地考察,透過講座及遊戲,學習生物多樣性和保育知識。活動後,同學可將學到的內容向其他朋友分享。

參與中學生要撰寫計劃書

參與活動的中學生要撰寫校園保育計劃書,將學習的知識落實到行動上。有參加隊伍以生態攝影工作坊、短片攝影比賽及講座方式,宣傳保育知識,亦有同學以木板自製「鳥屋」,放在樹上供鳥兒休息;或用食完的公仔麵杯「廢物利用」作花盆,栽種不同植物。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學生陳嘉敏表示,家中經常食用紅衫魚,以為此魚數量很多,但聽導師介紹後,才知道紅衫魚是應要保護的物種,感到很驚訝,故已主動勸告家人減少食用,及按選擇指引上的「建議」魚類食用。

另一學生李穎琪亦指,參觀鳳園時看到保育區的另一邊是大型樓盤開發地,對環境造成破壞,令蝴蝶、鳥兒都無法生存,讓她很難受。

相關新聞
「肥上瘦下」惡化 八大「高薪族」增23% (2014-06-23) (圖)
年薪180萬元或以上教職員人數(表一) (2014-06-23) (圖)
8大最高薪級教職員(表二) (2014-06-23) (圖)
倉鼠扔馬桶沖走 狠母教壞子女 (2014-06-23) (圖)
資深教職員按年調薪變「高薪族」 (2014-06-23) (圖)
中學生走出課室 製「鳥屋」學保育 (2014-06-23) (圖)
好書說不完:8歲男孩撰《乞食的日子》 (2014-06-23) (圖)
中華書局:《有情枝》 (2014-06-23) (圖)
徵稿啟事 (2014-06-23)
教協推教材谷「公投」 教界批政治動機明顯 (2014-06-20) (圖)
浸大饒宗頤國學院院刊發布 (2014-06-20) (圖)
浸大自資學院「2+2」課程推「直通」 (2014-06-20)
農產品及海魚兩獎學金接受申請 (2014-06-20)
科專「降呢」辦護理高級文憑班 (2014-06-20) (圖)
中大研討大學英語教學成效 (2014-06-20) (圖)
「未夠秤」中大生 手心寫提示面試𥄫 (2014-06-19) (圖)
自評英文「功力」 學生勝打工仔 (2014-06-19) (圖)
港生兩文三語自評情況 (2014-06-19) (圖)
5中學生赴英體驗大學生活 (2014-06-19) (圖)
科大生Sofaer國際賽奪總冠軍 (2014-06-19)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透視眼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