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金管局昨發表季報,港銀對內地貸款繼續增加。統計顯示,本港整體銀行業的內地相關貸款總額增長10.8%,由去年底的2.589萬億(港元,下同)增至今年第一季末的2.867萬億元,佔總資產由13.3%增至14.4%。評級機構穆迪表示,維持香港銀行業未來12至18個月「負面」評級展望,主要是港銀有更多內地業務、內地信貸情況惡化、本港經濟資產市場不平衡,以及建議實施金融機構有效處置機制。
非民企貸款季增12.6%
季報顯示,在港銀對內地的相關貸款中,其中對民企貸款今年一季未為5,280億元,較去年的4,880億元,增加8.2%;對內地非民企貸款14,530億元,較去年底的12,900億元增加12.64%。
報告指,金管局於3月進行的信貸展望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機構(71%)預期貸款需求在未來 3個月會保持穩定。其餘的受訪機構則有較多預期貸款需求會上升,以非銀行類客戶的內地相關貸款、銀團貸款及在香港境外使用的貸款尤其明顯。然而,頗大比重的受訪機構預期物業相關貸款需求減少。
金管局指,儘管面對美國聯邦儲備局進一步縮減購買資產規模及不明朗的外圍環境,本港銀行體系仍然維持穩健。今年第一季,零售銀行整體除稅前經營溢利較去年同期增加10.7%,淨息差則維持不變。由於零售銀行在第一季經營收入的增幅(+10.3%)高過經營支出的增幅(+8.0%),其成本與收入比率由去年同期的41.7%降至40.8%。零售銀行在第1季的呆壞帳準備金淨額為9億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金額為5億港元。
本地註冊認可機構的綜合資本充足比率於第一季末維持於15.9%,遠高於8%的最低國際標準。局方指,會繼續密切注視銀行體系的發展,並確保銀行面對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仍維持穩健。
物業市場方面,數據顯示近期樓價似乎有所上升,置業負擔能力於第一季仍然偏緊,樓價與收入比率高企於14.2,僅略低於1997年的高峰水平,收入槓桿比率亦處於62.2%,高於50%的長期平均水平。整體而言,物業市場風險仍然是香港宏觀經濟及金融穩定的一個關注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