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6月3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通識把脈:校本 外援 相輔相成


本會(通識教育科專業發展學會)於去年11年假中文大學主辦一場「通識教育科摘星學生交流及如何令學生在通識科奪取5**講座」。是次講座約有兩百名師生出席。筆者今期會先談談與教師規劃課程較有關係的後半部分,稍後有機會再詳述與學生學習相關的部分。

有鑑於通識教育科這幾年的教學經驗,筆者期望在此能拋磚引玉,與各同工一起在教學路途上勉勵前進。教授思考工夫,從來不易。筆者所屬學校的通識科教師來自不同科目,文、理、商、工甚至音樂。因此,在新高中課程展開前幾年,學校已開始調配人手及製作每周兩教節的校本教材。

初中先教個人德育議題

因為新高中的教學時間緊迫,某些與德育相關的個人課題會在初中教授,譬如「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單元的「親子關係」、「愛情理論」、「時間及金錢管理」等。到高中再教授時,只需議題分享及重溫便可,省回許多教學時間。而學生則需保留教材至高中畢業為止。同樣地,初中也會教授一些「今日香港」的基本知識,包括「法治」概念、基本法、「香港政府架構」、「核心價值」等。這些議題的教材以往均由教師自製,但近年已改用教科書。此舉令教師有較充裕的備課時間。

學校的通識科教師多為兼教,有的只教一兩班。而有了幾年自訂教材的經驗,現在即使轉用教科書,教師仍會因應不同課題去搜集相關時事資料、新聞片段及時事評論等。教師在課堂的新聞分享每每能啟發學生反省新聞議題。

學生輪流發表新聞感受

自中二起,每名學生需輪流在上課首兩分鐘分享時事新聞及感受。校本課程容許學校作出彈性安排,在初中課程,主要為培育學生對本科有基本認識,會涉獵較具體及自身相關的課程,譬如「個人成長」、「今日香港」等;較抽象的「全球化」則到中三才教授。同時,引入校外機構的幫忙,教授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為期半年的專題研習。

初中主要訓練學生閱讀新聞及分享時事的習慣,每周剪報、每堂時事分享能令學生不再懼怕沉悶的時事,培養對新聞時事的觸覺,令他們在高中時更易投入通識科學習。■歐陽美儀 通識教育科專業發展學會副會長

逢星期一見報

相關新聞
「絕望」桂女遇港貴人 升大勇追夢 (圖)
英文摘5** 男生冀做大狀幫人 (圖)
港青步操慶回歸 駐軍警隊齊奏樂 (圖)
中六生冀兩地包容減紛爭 (圖)
大學文化融合:教院宿舍「廚王戰」煮出文化融合 (圖)
逾85%教師不滿現行房策 (圖)
科大邀全球大學生領袖交流 (圖)
一周時事聚焦:現代中國:絲路 大運河列世遺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學者論白皮書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暴「鋒」逼官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美原油禁令鬆綁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美爆生化災難 (圖)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與環境:白海豚「三跑」影響小 (圖)
通識把脈:校本 外援 相輔相成
方興未艾:開往春天的新能源車 (圖)
概念圖:新能源車 (圖)
傳媒「未來之星」 上京體察國情 (圖)
現場訪問:「準記者」訪外交部國新辦露鋒芒 (圖)
勉勵學員:蔡冠深:堅持「一國」 尊重「兩制」 (圖)
三軍風采:訪儀仗隊觀閱兵式 港生大讚軍容威武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