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2014年清明,趙鵬帶兒子趙昂回渭南老家。
一部小製作的主旋律影片,贏得世界的感動和無數人的淚水,卻沒有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一千萬的投資成本,虧損過半。面對不解,趙鵬的回答是,它描寫了我的同齡人的精神和守望,它代表的是一個群體,也是一種重信守義的精神。
2011年11月26日,中美電影節頒獎典禮在好萊塢全美電影工會大禮堂隆重舉行,超過200部中美優秀影片參賽。作為電影《守望天山》的出品人、總監製,趙鵬身着紅色唐裝在清一色的西裝革履中,從容地走上領獎台接受最高獎項「金天使獎」。
這是中國軍事題材的主旋律影片首次正式進入美國影院,也是解放以來在美國院線第一次看到宣傳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影片,意義不言而喻。站在異國他鄉的領獎台上,趙鵬非常感動。回想從籌拍開始所經歷的種種困頓,他百感交集。
當年,他決定將陳俊貴的故事搬上銀幕時,曾對自己說,如果有一天影片榮膺大獎,那個義無反顧痛下決定的冬日凌晨,將值得自己一生銘記,而現實,真的給了他這樣的機會。
源於責任
當同鄉黨益民第一次將報告文學《守望天山》帶給趙鵬時,簡樸的封面、紅色的絲帶和醒目的書名,讓他瞬間產生了親近感。
當晚,他用6個小時一口氣讀完這本10 萬字的報告文學,內心波瀾起伏,眼前全是天山上那群築路官兵的身影。想到書中陳俊貴為一句承諾數十年孤苦守護天山戰友的深情和那張被紫外線侵蝕過的蒼老容顏,多少次,淚水打濕了雙眼。
趙鵬和陳俊貴幾乎是同一年代的兵。不同的是,他和戰友被拉到了北京,而陳俊貴和他的戰友卻被拉到最苦的西北邊陲。同樣是農村參軍,趙鵬和陳俊貴卻演繹了不同的人生際遇,這何嘗不讓趙鵬感慨。他決定把陳俊貴搬上銀幕。
而此前,經過對影片市場價值及可能利潤的考量後,多家電影公司已婉拒此片的拍攝。在八一電影製片廠工作了18年,趙鵬比誰都清楚其中的風險。可面對種種質疑和不解,他只說了一句,「責任比金錢更值得詮釋」。憑藉在圈中的好人緣,幾個朋友仗義拿出一千多萬支持他,同時得到了八一廠和華影公司的連袂支持。時值今日提及,趙鵬依然是心存感激。
2010年10月10日,作為「中國根」系列文化活動和中僑聯文化交流中心的重頭戲,也是建黨90周年的重點獻禮影片,《守望天山》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籌備後,終於正式開拍。
然而,拍攝過程和後期製作又一度將趙鵬推向絕境。先是因氣候原因苦苦等候一個月後方才圓滿完成拍攝。之後,導演戚健胃癌入院,製片主任、副導演、剪輯因種種原因相繼離開,後期製作的爛攤子一下子全部壓到趙鵬身上。他來不及思忖太久,決定自己完成影片的剪輯和全部後期工作。
在八一廠的工作經驗令他對於影片的製作流程再熟悉不過。在做了大量的案頭功課和準備工作之後,他一氣呵成,僅花費5個小時,便完成了全部的剪輯修改工作。他更大膽打破舊有格局,以自己獨特的視角,給予了《守望天山》全新的視覺效果。
讓趙鵬意外的是,影片三天便順利通過審核,而影片的主題歌詞竟也是他親自操刀,朋友誇他「全才」,他只淡然一笑,沒有誰比他自己更清楚,這期間所承擔的壓力和苦楚。
淚在眼眶裡的感動
觀影《守望天山》不知多少次,那種緩緩沁入人心的力量,在我看來,便是影片最成功的表現。為了拍好這部影片,趙鵬去了新疆5次,他帶着主創劇組奔赴天山,採訪陳俊貴、祭英烈,記錄了很多感人的場景。
1979年,陳俊貴隨所在部隊到新疆參加修築天山深處獨庫公路大會戰。1980年4 月6日,部隊被暴風雪圍困在天山深處,面臨斷炊的危險。四名戰士奉命帶着最後的乾糧出門求援,在生死關頭, 班長把最後一個饅頭給了年齡最小的陳俊貴。班長和戰友陸續犧牲,陳俊貴帶着戰友的囑託找到人群,部隊得救了,他也因嚴重凍傷,留下腿腳的終生重度傷殘。為了那些用生命換來他生命的戰友們,1985年冬天,陳俊貴決定帶着妻子和剛剛出生的兒子,來到戰友犧牲的天山腳下,在風雪中為他們守墓26年。
2011年8月27日,《守望天山》在人民大會堂3樓禮堂舉行首映禮,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與宏偉壯觀的戰爭場面,但是娓娓道來的感恩故事,卻將一個老兵知恩圖報、誠實守信的天山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
一部小製作的主旋律影片,贏得了世界的感動和無數人的淚水,卻沒有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虧損過半, 很多人不理解趙鵬的做法,甚至在美國領獎時,很多外媒都在問:「人家拍電影都是為了賺錢, 你為了啥,明知不會賺錢還幹嘛要做?」而趙鵬的回答是,「它描寫了我的同齡人的精神和守望,這是中華民族知恩圖報的傳統美德,它代表的是一個群體,守望的也是一種精神,一種重信守義的精神。」 《守望天山》趙鵬已看了幾十遍,每看一次,他都會情不自禁,他希望,這種重信守義的傳統美德能夠真正從影片中走入社會,對公民道德教育的開展提供一個現實的榜樣。
2014年初,陳俊貴被評為「感動中國2013年度十大人物」。組委會給予他的頒獎詞是:只為風雪之夜一次生死相託,你守住誓言,為我們守住心靈的最後陣地。灑一碗酒,那碗裡是歲月崢嶸;敬一個禮, 那是士兵最真的情義。雪下了又融,草黃了又青,你種在山頂的松,巋然不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