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7月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年張家口火車站謝幕


放大圖片

■6月30日15時04分,從張家口北站發出的最後一趟列車(6087次)駛出車站。這個車站正式退出歷史舞台。 新華社

京張首條自主修建 中國鐵路「活化石」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報道,6月30日下午15時04分,天空飄着細雨,張家口站(俗稱張家口北站)的助理值班員馬智明使勁地揮動着手中的綠旗,6087次列車緩緩駛出張家口站。晚上近21時,隨着由北京開出的綠皮車4415號的徐徐駛入,百年老站京張鐵路終點站--張家口站終於結束了它的歷史行程。已有105年歷史的張家口北站昨日取消乘客上下車業務,只保留售票業務,意味着這個見證了中國鐵路百年滄桑的「活化石」正式「退居二線」。

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主修建的第一條鐵路,1905年開工,1909年建成通車。張家口北站是京張鐵路的終點站,百餘年來見證了中國鐵路的發展歷史,並成為張家口城市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詹天佑題寫「張家口車站」

車站老站台雖然陳舊但功能完好,行李房和候車廳牆外裝飾花紋依然清晰,詹天佑題寫的「張家口車站」五個大字敦厚凝重,幾節綠皮火車靜靜地趴在鐵軌上,被磨得發亮的鐵軌蜿蜒至遠方,似乎在訴說着百年歷史。

「京張鐵路對中國鐵路網尤其是西北鐵路網的作用是不可磨滅的,沒有它就沒有後來的京綏、京包鐵路。北站作為京張鐵路的終點站,不僅是一個車站,更是一座豐碑,代表着中國人民的堅強精神和愛國情懷。」張家口歷史文化研究會會員劉旭東說。

今年63歲的劉旭東是北京鐵路局張家口鐵路車務段退休職工,他父親自1952年開始在京張鐵路工作,一幹就是34年。劉旭東的兒子如今也在京張鐵路線上工作,一家三代見證了京張鐵路沿線60餘年的歷史。

劉旭東表示,張家口車站之所以「退休」,原因有兩點:一是它是「死胡同」,列車行至此處就是終點,在現有鐵路網的佈局上已經對其他幹道列車運行造成了干擾;二是車站設計已無法滿足現實運輸需求,車站線路有效長度無法承載現代化列車編組的進出。

不會拆除 市民盼列作文物

張家口車務段工作人員表示,為方便市民出行,張家口站將繼續保留售票業務。與此同時,停運後的火車站將不會被拆除,還將繼續為部分車輛提供停靠、上水、檢修、清洗服務。大多數市民表示,熱盼張家口站能夠作為建築文物予以保存。

「張家口北站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鐵路見證者,我們希望政府能夠將它保護起來,改造成博物館或展覽館,讓後人記住這段歷史,勉勵我們創造出更快的『中國速度』。」市民楊宏聲說。

相關新聞
習近平明訪韓 將達朝核共識 (圖)
率最大經濟團 自貿談判望突破
韓媒高度關注:兩國關係里程碑
中方經濟代表團大企業家
中俄合研大型運輸機 年產超200架 (圖)
「雙子城」 77億建跨境油儲煉化項目 (圖)
中瑞自貿協定生效 瑞士鐘錶降稅18%
中印簽備忘錄 推動赴印投資 (圖)
中印三項備忘錄
本報獨家:決不犧牲核心利益 維護國家正當權益 (圖)
中國續成拉動全球經濟復甦引擎 (圖)
國際形勢四大主要特點(附表3)
話你知:《中國外交》白皮書
外交理論體系三大創新(附表1)
大國外交六大新局面(附表2)
嚴打「東突」 促國際反恐合作 (圖)
全面深化改革 兩岸關係臨新機遇
滬自貿區負面清單「瘦身」近三成 (圖)
滬自貿區擴大開放部分措施 (圖)
徐才厚開除黨籍 軍報歡呼提振軍心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