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7月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國軍情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軍情觀察:「假想敵」變「座上客」 互信任重道遠


放大圖片

■美國第三艦隊司令肯尼斯·弗洛伊德(右三)與中國官兵交流。 新華社

馬靜

中國海軍參加「環太軍演」之所以備受海內外關注,是因為它實現了多個「零的突破」。主導軍演的美國首次破例邀請中方參加軍演,中國這個昔日環太軍演的「假想敵」突然成了「座上客」,中國海軍派出一支接近於「小航母編隊」的艦艇編隊前往美國本土參加大範圍多國軍演,凡此種種都是「從無到有」的「零的突破」。

輿論認為,中美雙方此次都釋放了足夠的善意,都希望由此開始構建增進互信、減少分歧、健康良好的兩軍關係。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缺乏戰略互信是多年形成的,改善也非一日之功。中美雙方都能夠清醒地認識到,中美兩軍之間的軍事互信絕不可能由一次軍演就有所改變,前路任重道遠,中美雙方都需要且行且珍惜。

回顧過去,軍事關係一直是中美兩國雙邊關係中的薄弱點,2010年,美國向台出售武器,中國切斷兩國軍事聯繫。此後,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2013年莊園會晤,兩國元首提出建設新型大國關係,中美兩軍關係得以改善。今年4月美國防長哈格爾訪問中國,與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就雙方軍事關係框架達成一致意見,也為此次軍演奠定了基調。這次軍演可以算是中美兩軍關係改善最具實質性突破的事件。

顯而易見,兩國之間的政治分歧是兩軍互信構建不易的主要原因。直到現在,中美兩軍之间摩擦和爭吵持續不斷,美國個別人不斷渲染的「中國軍事威脅」、東海南海爭端、網絡安全,以及美國無休止地對台軍售都成為嚴重影響兩軍關係進展的「絆腳石」。

「鬥而不破」、「合作與鬥爭並行」是當前中美兩軍關係的真實寫照,可以預見這種關係還將持續很久。中美兩國要想構建健康的良好的兩軍關係,還需要各自進行管控,既正視分歧的存在,又注意減少分歧對合作的影響,確保兩國利益的共同面始終大於衝突面,推動兩軍為友的因素始終大於推動兩軍為敵的因素,把「對抗與衝突」關在「合作與共贏」的籠子裡。

相關新聞
環太軍演 中國海軍展自信 (2014-07-02) (圖)
岳陽號導彈護衛艦 弦號575 (2014-07-02)
千島湖號綜合補給艦 弦號886 (2014-07-02)
海口號導彈驅逐艦 弦號171 (2014-07-02)
和平方舟號醫院船 弦號866 (2014-07-02)
話你知:美海軍第三艦隊主持軍演 (2014-07-02) (圖)
軍情觀察:「假想敵」變「座上客」 互信任重道遠 (2014-07-02) (圖)
中國海軍近年海外行動一覽 (2014-07-02)
中國核飛船 明年揭面紗 (2014-06-25) (圖)
空間反應堆三大難題待解 (2014-06-25) (圖)
核星過頭關 防止核洩漏 (2014-06-25)
飛船「用核」三方式 (2014-06-25)
軍情觀察:拓太空疆土 核能應用廣 (2014-06-25)
軍語小辭典:空間核反應堆 (2014-06-25)
東風-41攜多核彈 美國反導難防 (2014-06-18) (圖)
軍情觀察:遏華崛起如螳臂擋車 (2014-06-18)
軍語小辭典:洲際彈道導彈 (2014-06-18)
東風-41(DF-41)技術參數 (2014-06-18)
中美俄洲際導彈大比拚 (2014-06-18) (圖)
昆明艦望成遼寧號守護神 (2014-06-1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國軍情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