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7月4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觀點:「白居二」宜暫停新增名額


放大圖片

■由原本龍田村公屋改建而成的大澳天利苑,今次推售85個居屋單位,樓齡已19年。 資料圖片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副主席及資深測量師 陳東岳

房署推售大澳居屋天利苑85個單位,另加天水圍天頌苑一個單位,收到逾萬份申請表,超額認購116倍,反應異常熱烈。反觀「白居二」推出一週年,5,000個名額,近四千人申請了「購買資格證明書」,但截至六月中,房委及房協合共批准了約1,870宗申請成交,只佔5,000名額的37.4%。

大澳居屋收到10,079份申請表,證明需求強勁。但開宗明義協助白表人士免補地價買二手居屋的「白居二」計劃,推出一周年,成功買入單位的申請者只佔名額不足四成,值得研究何以有這樣的反差。

大澳居屋天利苑的85個單位,訂價由64萬至89萬不等,雖然位處大嶼山大澳,但山明水秀,環境清幽,最重要是價錢平,雖然受交通條件限制,距離東涌市區較遠,但卻適合喜歡寧靜環境人士。筆者認識一位朋友,他的想法比較另類,先入表申請博上車,取其樓價容易負擔,再在市區租一個劏房,方便周中上班及交友應酬,周末才回大澳當度假。這位朋友的想法屬於非主流,卻顯示就着上述樓價範圍,就算位置偏遠的居屋,仍是很多上車置業者心目中的理想水平。

天利苑居屋價廉反應佳

天利苑居屋收到56份綠表,白表佔其餘逾萬份申請表的絕大部分,說明原本租住公屋家庭相對有較低意慾搬到大澳,以綠白表單位比例六比四計算,綠表分配得51個單位,有56份申請,即中籤率超過九成。反觀白表只分得34個單位,中籤率約千分之三,機會極微。

「白居二」推出一年,成功使用這計劃購樓者,不足5,000名額的四成,何以這表現與上述天利苑居屋的白表強烈反應有偌大的反差?有人認為私樓市場受壓,短期樓價易跌難升,較多人抱觀望態度,故此「白居二」成交較少屬正常。這個看法有其道理,九七年之後樓價回落,當年「樓蟹負資產」,大家記憶猶新。但這仍解釋不了何以近期發生的天利苑居屋超強申請量。

筆者嘗試去為上述反差提供答案,最主要是樓價問題,現時二手居屋的平均樓價不低,市區居二市價動輒也要幾百萬,「白居二」獲批購買證者一方面要考慮負擔能力,另一方面要選擇合適地區的合適居二樓盤,要知道居屋業主大多數只有一間屋,除非經濟條件許可樓換樓,否則一般不輕易放盤。

居屋換私樓資金門檻不低

現時樓價在特區政府實施各項辣招後,已受到控制,但仍未致於回落到一般上車家庭可容易負擔的水平。由居屋換樓到私樓的資金門檻不低,況且樓市在港府政策及外圍經濟變化之下,尚有下行風險,居屋業主早年上車,現正住得安穩,非必要或不會在此時冒風險換樓。

「居二」在市場供應不多之下,「白居二」獲批者的選擇亦自然不多,客觀條件使其揀樓遲疑不決,致使「白居二」成交未如理想。天利苑居屋定價64萬至89萬,與市區居屋差一大截,雖然位置偏遠,但大嶼山未來有發展計劃,說不定將來在交通規劃上有大幅改善。無論如何,居屋作為資助房屋在香港社會有很大需求,雖然「白居二」計劃有利於活化居屋二手市場,但受制於整體市場環境,筆者建議在現有5,000名額用完之後,應暫停新增名額,反為應該集中資源興建公屋及居屋,以滿足社會上的強勁需求。■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
港大:下半年經濟仍樂觀 (圖)
港大對本港今年經濟預測(按年變幅) (圖)
樓市未逆轉 政府難「撤辣」 (圖)
港股高位爭持 瑞銀撥冷水 (圖)
道富:滬港通落實增投資機會 (圖)
渣打:環球股市將勝債券 (圖)
打工仔積金半年賺2500 (圖)
鴻福堂康達暗盤均升逾6% (圖)
李澤楷買「電動神獸」美麗誤會? (圖)
漢能改名專注薄膜技術 (圖)
李建紅任招商局集團董事長 (圖)
聯通副總經理李剛辭職
協同通信擬3年後發射二號衛星 (圖)
美蘭機場逾16億購海航資產
98%企業財報過期中止IPO (圖)
PMI回落 粵製造業擴張乏力
前海擬港資享國民待遇 與內資一視同仁 放寬創業門檻行業准入 (圖)
前海對港資國民待遇初擬方案
A股微升 創業板六連漲 (圖)
中廣核法國成立歐洲能源公司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