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7月1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從西九出發:巨型「花牌」背後的啟示


放大圖片

■今年民俗節主題為「中國:傳統與生活的藝術」

眾所周知,榮念曾的「天天向上」花牌是從「西九」走出去的。這件美國史密森尼民俗節有史以來的最大型裝置作品,設計的靈感和原型來自「西九大戲棚」的竹蓋戲棚。「西九」的官方宣傳文稿中也褒讚這件作品「同時把傳統和現代藝術,與文化、集體創意及藝術交流有趣地融合一起。」

乍一看覺得背後行銷香港藝術走出去的推手理應是西九文化區,但事實卻相反。所有的想像與創意都是榮念曾個人的創意與嘗試,西九給他的僅只是後期資金和宣傳上的一些協助。換句話說,這座闊40米高10米、在美國「國家大草坪」上一出現就以文化地標的姿態牢牢吸引了人們視線的巨型花牌,完全是藝術家自己受邀、構思、動手、再尋求政府從旁協力的成果。在香港做藝術家似乎就是如此,一切的一切都要親力親為,官方不會主動提出這種具有vision的文化策略,也不會想到「竹文化」與「花牌」的組合,是能將香港文化用一種很grand的形式推廣出去的方式。

榮念曾最初答應美國主辦方那邊的邀請,是看中「國家大草坪」這個場地。一邊是國會大廈,另一邊是華盛頓紀念碑,又適逢史密森尼民俗節選了獨立日前人流最密集的timing,有國家哲學的意味在其中。他認為這個時間點上在這個美國最重要的文化區做自己的作品,很有意思。作品開始製作後,包括建築條例防火條例的諸項安全討論,要一樣樣和美國人談,談的過程本身就是文化交流。榮念曾認為「文化交流的過程其實就是要反映出大家的文化差異,再在其中尋求共同點,這樣一來,文化才能發展。」

花牌具有慶典的意味,有嶺南式的傳統喜氣在裡面。而與「天天向上」的主題相伴的則是一系列以「天」字打頭的四字成語,並糅入許多民間俚語,甚至道德經中的字句。榮念曾對文字有興趣,是因為他相信不同的語言文字之中所蘊藏的哲學,所以這次在花牌的字體上大下功夫,每個字一個graphic,大字、小字、字與字、詞與詞、成語與成語之間的微妙關係,構建出了對作品的新的解讀空間。再在竹棚內外掛滿竹鈴,如果在一個寧靜的清晨走到這巨型花牌下,就能聽到鈴聲拂過掠起的輕靈聲響。

文化交流應該有很多入口,所以榮念曾一開始的想法是「換個角度看彼此」:讓觀眾可以從花牌中間穿過去,看看花牌兩面的不同。這個想法後來由於安全方面的考量並沒被主辦方採納。但花牌兩面仍大有不同,一面是傳統的大紅,另一面則用了綠色。從香港過來搭建竹棚的師傅覺得與傳統做法不同,但也無可無不可。

另件有趣的事是,其實全香港仍在做竹棚這種傳統手藝的公司只剩下5間,榮念曾這次帶去美國的都是最年輕的師傅。搭竹棚時每三四尺綁一段,不靠尺子計量全憑師傅的經驗。記者在現場見到皮膚黝黑、滿頭汗水的師傅周啟豪,這個非常年輕的男孩卻投身於竹棚技藝的古老行業,而這次來美國,對他也是新的衝擊。他說:「總有美國人會停下來好奇地問我們,在做的是什麼?在中國文化裡代表什麼?」而在香港,幾乎從沒人在街上會專門停下來對他的專業表示好奇。文化有時恰恰是因為「走出去」才被人更加珍視,再將自豪反饋回來。

一件巨型花牌「走出去」,就能激發不同膚色和地域的觀眾對香港這門傳統技藝的好奇。但事實上,香港難道不是比華盛頓更具有窗口意義的國際化平台嗎?美國人可以吸引網羅全世界的技術、知識以及審美,每年去集中體現某個群體的某一種傳統的創造力,香港又為什麼不可以有類似的視野與野心?或許重點,仍然在於「人」。

縱觀西九文化區目前的規劃藍圖,我們看得到的有戲曲中心、有M+、有小型藝術展館、有已經委聘荷蘭和香港聯合團隊設計的演藝劇場,但除了這些大興土木的冰冷場館,我們卻並看不到「人」--人可以怎樣活用西九這處地方?民間的力量可以怎樣在西九的土地被生發、被聚焦、被看到、被全世界所關注?這才是我們更為迫切想看到的內容。

單以民俗為例,西九是否也可以將這一部分列入節目規劃之中,不是只有戲曲能夠代表民間,竹棚花牌、傳統手工藝,甚至新界原居民的土地耕種,都是民間力量所在。而更重要的層面則在於國際交流,目前M+、戲曲中心各做各的分內事,又有多少資源能被撥出來專門推動教育、交流、研究、發展,甚至是本土藝術家的創作?

相關新聞
當傳統遭遇生活 讓我們看到「人」的存在 (圖)
理解文化,在於理解「人」 (圖)
清晰的文化目標 必不可少 (圖)
從西九出發:巨型「花牌」背後的啟示 (圖)
藝訊:24件歐洲先鋒派作品昆明首展 畢加索羅丹在列 (圖)
百家廊:梁豐園之夜 (圖)
琴台客聚:豹翁之死 (圖)
翠袖乾坤:安全感
海闊天空:北海道賞櫻 (圖)
見多識廣:百年商務 百年書香
五味人生:冬瓜茶
淑梅足跡:郵輪之旅
歷史與空間:封建官場生態倒逼出來的「怪胎」
豆棚閒話:裸奔的足球與足球的裸奔 (圖)
畫中有話:反法西斯 (圖)
薄扶林故道之十三
來鴻:鄉間祖母的格言
生活點滴:太湖三白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