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理工大學物流及航運學系專任導師溫頌禮(左),旁為講師黃治中。涂若奔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涂若奔)馬航墜機事件引起全球關注,各種陰謀論甚囂塵上。香港理工大學物流及航運學系講師黃治中認為,馬航所飛的航線並無特別之處,此前包括台灣長榮在內的多家航空公司,都飛行過該航線,唯有馬航航班被導彈擊中,相信事件「純粹是意外」。
黃治中昨於記者會上表示,如果馬航航班避開出事的區域飛行,數據顯示將多用1,100加侖油,涉及成本約3萬美元。不過,他不認同所謂的「省油論」,指通常飛機在起飛之前,已經做好了各項準備,精確計算所需原油,故相信此次事件「純粹是意外」。他估計馬航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會比較困難,但未必會一蹶不振,因為許多旅客會逐漸淡忘事故,不排除未來又會選擇馬航航班。
被問及廉航捷星航空為何未獲政府發牌時,黃治中笑稱,可能是因為「政府太忙,有太多事要做」,因此推遲一些日子再發牌。對於國泰航空(0293)反對向捷星發牌,他指不能簡單將之斥為「打壓」,因為國泰作為最大的本地航空公司,自己負責培訓機師和空姐,付出了相當高昂的成本。而在其他地區例如內地,卻是由政府開辦的學校負責培訓。相對而言,國泰承擔了更多責任。
稱可用分流辦法應對飽和
至於是否應建設第三條跑道,黃治中拒絕表態,但表示機場航班數量的增長主要來自內地,其實可用分流的辦法來應對飽和問題,某些航線未必需要使用香港機場。目前深圳已經建設了新機場,在深港兩個機場之間建設鐵路輸送旅客,是「最便宜最可行的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