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玨
昨晚17點59分,沒有吹風會(briefing)、沒有內部傳達等鋪墊,新華社一則連標點符號只有77字的通稿,打破了黃昏的寧靜,也將過去一年多來步步引向深入、環環相扣的「打大老虎」大戲推上最高潮。很多網民驚呼「習大大太牛了,真的把這碗方便麵泡了!」不少正準備吃晚飯的記者們則暗叫猝不及防,「這下自己晚上的方便麵吃不成了。」
網民和媒體的反應,不是毫無來由。儘管去年以來,「康師傅」周圍的十餘黨羽親屬陸續落馬,「周老虎」呼之欲出,但在案件被正式公布前,輿論和民間對於這場建國以來最高級別、最大規模、最為複雜的反腐敗鬥爭能否最終進行到底,一直存有疑慮和猜測。周永康曾高居中共權力巔峰,且深耕政法、國安等要害部門多年,位高權重遠超此前的陳希同、陳良宇及薄熙來。特別是近段時間,海內外各種流言撲面,也凸顯周案查辦震盪之大、過程之曲折,阻力與艱險均非同凡響。而最終,中央通過新華社一則簡短電訊,突顯以「猛藥去痾、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徹底打破了長期以來高層政治「刑不上常委」的潛規則。正如作家二月河所說,翻遍二十四史,都找不到像現在的反腐力度。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所稱反腐敗要「刮骨療毒」,首先要刮骨,痛下決心、打掉大老虎是刮骨,而接下去要靠制度化,法制化,建立長效機制進行療傷,這是反腐從治標走向治本的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周案公布當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亦召開會議,決定今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將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人們相信,周永康落馬,是執政黨反腐攻堅取得階段性勝利的重要標誌,但絕不會是反腐的句號,而是法治反腐的新起點。隨着依法治國進程的推進,反腐將由治標轉向治本,未來的中共吏治及反腐工作將更多地尋求在法治框架內着力,以制度化、法制化制約和監督權力運行,從而為執政黨立信、為改革清障、為民眾謀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