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葉佩妍)隨着社會的遲婚現象,香港女性的初次生育年齡及不育的求診個案也有上升的趨勢。根據人類生殖科技管理局的資料,女性不育並進行人工受孕的人數由2010年的8,668人升至2012年的10,921人。一項有關港人生育保健意識及生育科技知識的調查發現,38%受訪者誤解不育的定義。然而,港人對生殖治療的認識甚高,有73%人知道試管嬰,有42%人則表示如不育會考慮試管嬰。
一年內不受孕即不育
馬來西亞醫療旅遊理事會於6月1日至7月20日在香港進行問卷調查,共訪問79名男士及301名女士。馬來西亞註冊婦產科醫生韋國耀表示,38%受訪者誤以為在沒有刻意避孕情況下,相隔一年半至三年未成孕才需接受檢查。他續指,若一對夫婦有正常的性生活,並連續在12個月內沒有採用任何避孕措施而仍然未能成功成孕,已經是不育。
韋國耀稱,治療不育的機會會隨着女性的年齡增長而下降,所以應及早及定期接受身體檢查,但調查卻發現55%人沒有接受婚前檢查,53%女士也沒有定期進行婦科檢查,或會延遲接受治療。他又指,42%人表示如不育會考慮體外受孕或其他生殖治療,當中45%人為女性。
大馬醫療旅遊推體外受孕
面對不育問題,不少港人會選擇接受體外受孕,馬來西亞便是其中一個熱門地方。馬來西亞醫療旅遊理事會總監(東亞區)黃偉權表示,到馬來西亞接受醫療服務的旅客由2007年的約34.2萬升至2013年的77萬人,當中約超過2萬人為中國人,人數僅次於印尼、印度及日本。而在77萬人中,除了接受生育治療外,還有接受微創手術及體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