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代洪安(右)和他的父親在安置點。 本報雲南魯甸災區報道組 攝
地震發生當天,代洪安吃過午飯,和妻子及三個小孩到山間採摘花椒。代家每年靠出售花椒,可以有5,000多元的收入。幾年前,牛欄江上建起了紅石岩電站,地淹了,被徵收了,只剩下3畝山地可以種點花椒。
電站建起來後,來往人多了,有了小集市,還有溫泉,民眾多了些營生。代洪安向親戚朋友借了10萬元,在老土屋邊上建了二層磚房,前些日子賒了些門窗,已經安裝好了,過些日子便可搬進去了。
「爸爸,熱死了,我們要回去!」女兒代開梅、代開伊、兒子代開松離開了花椒地,而夫妻倆繼續幹活。
轟隆隆,下游的山塌了,騰起了沖天的灰柱。山石如暴雨般從身邊滾落。地震了!夫妻倆衝回家時,土房全垮了!孩子不見了!他們叫着孩子的名字,終於傳來女兒的聲音。搬開木架子,扒開土堆,夫妻和鄰居挖出了三個灰孩子。兩個女兒哭出了聲音,而兒子代開松卻怎麼也叫不應,只有微微的呼吸聲。餘震還在繼續,落石不停掉下,一家人拚命往山頭跑,躲進了一個大樹林,當晚兒子便沒有了呼吸。
全村房屋被淹沒
第二天,女兒代開伊受驚過度,一直不吃不喝,被送進昭通市中醫院。兒子沒了,女兒住院了,山體塌方形成的堰塞湖水急速上漲,兩天不到房子沉入了江底。整個紅石岩村一共有12人遇難,全村房屋沉江淹沒。
家沒了!昏昏沉沉中,代洪安把老父轉移至安置點,又到鎮上領兒子遇難的2萬元撫恤金,隨後又急匆匆趕到醫院,準備按照醫院的安排把女兒轉至宜賓救治。「房子沒了,兒子沒了,我再也不能沒了女兒!」 ■本報雲南魯甸災區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