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遼闊的桑科草原上,頂頂帳篷是藏族人的家。
第四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開幕後,參訪團成員兵分兩路,一路繼續西進,感悟絲路風情,而另一路則選擇東南行。記者有幸跟隨東南行,感悟多民族風情。該線路橫穿甘肅旅遊極富特色的回、藏兩個自治州,除了特有的回族和藏族外,這條線路上還生活着保安族、土族、壯族、滿族、撒拉族等少數民族。從省會蘭州市一路向南駛去,大大小小的清真寺遍佈鄉野城市之間,高原粗顆粒的陽光直撲人面,而臨近最後一站甘南藏族自治州時,廣袤的草原、慵懶休憩的犛牛、低矮的藏式民居、宏偉壯觀的寺廟以及遠山之間翻滾的烏雲都盡收眼底。■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許亞飛 甘南報道
載有三十多名成員的大巴車從蘭州始發,大約兩個小時後,參訪團抵達了匯聚回、東鄉、保安、撒拉等信仰伊斯蘭教少數民族的臨夏州和政縣。這裡有很多值得一見的東西,其中,中國唯一一座古脊椎動物化石博物館--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自然不容錯過,館裡珍藏着世界上最豐富的鏟齒象化石、最大的三趾馬化石、獨一無二的和政羊、最大的鬣狗--巨鬣狗以及世界上最大的真馬--埃氏馬,種類之繁多、數量之豐富、保持之完整可謂世界罕見。
相信每個熱愛大自然的遊客來到這裡時,心靈都將經歷一次莫大的震撼。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和政縣出土了大量珍貴的古生物化石,迄今已徵集到30000多件化石標本。博物館的導遊告訴我們,這座博物館成立於2003年,佔地122畝,總投資2.05億元,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它的建成不僅填補了中國哺乳動物化石收藏中的重要空白,還為研究中國新生代晚期第三紀古地理氣候演變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松鳴岩景區叢林茂密
領略完古化石的神秘,參訪團成員輾轉來到高原上叢林茂密的松鳴岩景區。在這個有着「綠色植物王國」美譽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裡,生長着200多種喬木和灌木、200多種野生藥材以及近200種野生花木果種。而掩映在綠蔭叢中的一座明代永樂年間佛寺,因「鑲嵌」於懸崖絕壁更顯雄偉氣勢,寺廟古樸的建築無疑增加了歷史的厚重感和古色古香的風韻。成員走進寺廟,雙手合十,虔誠地磕頭祈福,而門外廊角懸掛的風鈴叮噹作響,如進仙境一般。
走進松鳴岩景區,一路密林成蔭、山風勁吹。遊客或騎自行車或乘坐旅遊觀光車欣賞身邊的美景。值得一提的是,松鳴岩頂峰的纜車和其他地方不同,纜車沒有纜車廂,遠遠看去遊客彷彿被掛在鋼絲上快速滑下,它可以讓遊客瞬間從頂峰飛向對面的山峰。參訪團在登山途中,纜車上的吶喊聲不絕於耳,響徹山谷,尖叫聲總能感染遊客前去試探乘坐。更為刺激的是返程時從峽谷河流中的「漂流」項目,可謂速度與激情相伴。
甘南藏區遊拉卜楞寺
體驗完松鳴岩的美景與刺激後,參訪團成員顧不得片刻消息,再次乘坐大巴行駛100公里來到與臨夏州緊挨的另一個富有民族風情的州--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夏河縣。來到甘南藏區,拉卜楞寺是每一位遊客的首選之地,因為這座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的寺廟是藏傳佛教的最高學府,其佔地1234畝,有6座經堂,30院佛宮,31座藏式樓房,84座佛殿,500餘間經輪房,千餘間僧舍。它不僅是甘、川、青地區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更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的六大宗主寺之一。
來過這裡的遊客都說,拉卜楞寺最讓人震撼的是各種盛大的宗教儀式和活動,參觀下來即是一場和佛的心靈對話。拉卜楞寺最隆重的節日是正月祈願大法會,而正月十三舉行的曬佛節則是每年中外遊客到此洗禮的盛會。這一天,數百位僧人把巨幅彩繡唐卡從大經堂肩扛至展佛台,然後徐徐展開,一幅寬40米、高80米的唐卡便出現在僧眾面前。這一刻,目睹佛祖的尊容,僧俗一片靜穆,默唸經文,祈求幸福吉祥。
當地民眾說,每年拉卜楞寺都會舉行祈願法會,期間的各項活動都是開放的,各大殿堂也敞開大門,僧人房宅也不謝客,允許客人歇息過夜。不過,到此的遊客都需要尊重當地的風俗傳統。
桑科草原牧民大舞台
在甘南短暫的兩天時間裡,這裡的天空總是很藍,藍得就像一幅油畫,清晨粗顆粒的陽光撲灑在高原,讓拉卜楞寺金色的外觀更顯金碧輝煌,直入人心。不禁想起倉央嘉措那句「不負如來不負卿」,夏河縣正是用自己的方式詮釋了這句詩:拉卜楞寺不辜負佛祖之慈悲,遼闊的桑科草原、聖水達爾宗湖以及那座神秘的八角古城,絕不會辜負來到此地的人。
離縣城有10公里遠的桑科草原,亦是遊客心馳神往之地。這裡屬於草甸草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草原面積達70平方公里。所以,在桑科草原上,你可以盡情的唱歌、盡情的跳舞,甚至可以盡情的在草原上騎馬、打滾兒。因為這裡的扎西(統指藏族青年男子)都說,桑科草原就是牧民們的大舞台,任由每個人在柔軟的綠毯上釋放個性,尋找丟失的靈魂,自己跟自己還可以來一場心靈對話,因為這裡的一切都很真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