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開發區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必須實施從原來的『建區』到『造城』的戰略轉型,以推動創新、激發活力、產城融合,全面打造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的發展理念,走創新發展、可持續發展之路。堅持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兩業並舉』,不斷完善現代產業體系,提高園區產業承載力。繼續推進高鐵片區、白鳥湖新區開發建設,加快現代服務業項目招商和總部項目引進,加速萬達、寶能等標誌性項目建設,推進新疆軟件園、天山雲計算、服務外包基地等功能園區開發,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堅持高起點、高水平、高效益,加快城區生態綠化建設,探索生態保護、環境綠化、城市開發『三位一體』的綠色發展模式,優化城市環境,提升新區文化質量和現代化建設水平,塑造現代化國際城市新形象。」--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區委書記魏毅 高鐵速度催生現代化宜居新城 繼2013年實現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1000億、成為新疆首個千億園區之後,2014年,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再次捷報頻傳:1月,全區財政收入突破10億元大關;2月,通過環保部、商務部、科技部批覆,並正式拉開新疆首個「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建設序幕......接着,新疆第一高樓立足高鐵片區、萬達進駐、新客站開建換乘站、新疆鐵路國際物流園首個物流配套產業項目「天然未來城」奠基、新疆寶能城開工奠基、開發區(頭屯河區)與美國喬治?海因茨飛機製造有限公司成功簽約、中國南車軌道交通高端裝備製造基地和中電科衛星導航新疆運營中心順利落戶...... 高鐵速度催生現代化宜居新城。生活在烏魯木齊的人驚訝地發現,在不知不覺中,開發區(頭屯河區)在變高變大變美:風景如畫的綠化生態景觀,正緊鑼密鼓建設中的住宅、寫字樓、城市綜合體......綠色將這一切無縫地連接起來,人們已經分不清哪里是廠房,哪里是居民區。園即是城,城即是園,產城相融,宜業宜居,城市承載着產業發展空間,產業發展又保障和驅動着城市更新和服務配套的完善。 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五大中心」的重要承載區,開發區(頭屯河區)日前已成為眾多國內外大企業、大項目的集聚地。而隨着烏魯木齊「三區六組團」重要組成部分之高鐵片區的開發建設,僅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萬達集團烏魯木齊經開萬達廣場和深圳寶能集團新疆寶能城兩大總投資超過200億的項目便順利落地開工。 烏魯木齊萬達廣場是萬達集團在西北五省最大的項目,投資100億元,總建築面積近百萬平米,包含五星級酒店、金街商鋪、國際購物廣場、饕餮美食街、IMAX國際影院、頂級大歌星KTV、萬達超樂場、都市豪宅、國際公寓、甲級寫字樓等十大業態,建成後不僅將成為烏魯木齊新地標,也必將改變整座城市的商業格局。 而擁有西北地方最大單體投資額和建築體量的城市綜合體--新疆寶能城,號稱「中亞第一城」。除了集一站式高端購物休閒娛樂商業為一體外,其最大的亮點是將在商務區步行街內建成一個寬幅達百米的天幕,它將成為亞洲第一的室內海洋景觀長廊...... 在新城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開發區(頭屯河區)也預留了城市的建設空間--白鳥湖新區。根據規劃,白鳥湖新區的城市功能將以產業綜合體、區域商業中心、總部經濟集聚區和學府創智研發區為主,建成後將成為大白山下的智慧之谷、未來新疆發展增長極。 白鳥湖新區將以全功能的服務為烏魯木齊市民構築豐富多彩的都市生活新形態,以規模經營效應為城市聚集巨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把傳統的分散性建築轉變為現代的綜合性建築群,實現財富的集聚效應和可持續性。 同時,白鳥湖新區將要構建的總部基地和汽車城的「雙軸驅動」,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改變首府的商業和商務的業態。然而,在很多人眼中,白鳥湖新區改變的不僅僅是烏魯木齊的商業形態,它豐富而奔放的佈局和建設,將改變這座城市人們的生活方式。 工業強區築牢可持續發展根基 當上海大眾的新款桑塔納轎車已經駛入新疆平凡家庭之時,美國喬治?海因茨飛機製造有限公司生產的小型飛機正在加緊工期。與此同時,以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為主體,計劃投資30億元打造「高端軌道交通裝備製造基地」也正在崛起,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後短短四年時間裡,先進製造業已經邁上一個新台階,進而成為全疆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 開發區(頭屯河區)區委書記魏毅指出,「工業是強區之本,做大做強先進製造業是我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核心戰略和主攻方向。」 近年來,按照「大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基地」發展方向,開發區(頭屯河區)把招商引資與培育產業集群緊密結合,積極爭取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和行業領軍的先進製造業企業入駐,壯大優勢產業,加速產業集聚。經過多年的發展,開發區(頭屯河區)裝備製造業已經具備了比較雄厚的產業基礎,形成了以金風科技、新能鋼構為代表的全國最大的風電裝備製造產業集群,以三一重工、機械研究院、鴻達機械為代表的機械裝備製造產業集群,以中國重汽、東風汽車、天山汽車、陝汽為代表的汽車產業集群,以新疆八鋼鋼管、八鋼金屬製品、渤海裝備為代表的金屬製品製造業產業集群。 同時,着力引進與風電、汽車製造、機械製造等產業相適應的配套企業,加強裝備生產與配套協作。其中,以金風科技為龍頭的風電產業園,吸引聚集了丹麥艾爾姆、匯通風電、羲之翔等一批風電配套企業進駐,初步形成了風機製造、研發、試驗、示範、服務上下游緊密銜接的風電產業鏈。並圍繞汽車製造產業園、三一西北產業園、農機產業園等建設,帶動一批集整體組裝、關鍵零部件生產、服務貿易為一體的產業配套項目快速發展。 截至目前,開發區(頭屯河區)已經形成冶金、風電、食品飲料三大支柱產業,汽車、機械裝備、新型建材、現代物流四大主導產業,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工程四大新興產業,以及全國最大的風電裝備製造基地、西北最大的冶金工業基地、西北新興的汽車及機械裝備製造基地、新疆最大的食品飲料加工基地、新疆創智商務總部基地、面向亞歐的國際物流及出口加工基地、面向中亞的軟件信息產業基地等「七大基地」。 為促進區域產業的發展,整合各類研發優勢資源,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科研技術與市場、生產緊密銜接,開發區(頭屯河區)組織區重點企業建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探索出一種共同投入、聯合開發、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促進產業發展和技術創新合作組織。以此推動科技成果的運用,開展技術培訓和示範推廣,開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創新成果的快速產業化,提升產業創新聯盟整體競爭力,優化區域經濟佈局。現已成立以新疆機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代表的新疆農牧機械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以陝汽新疆汽車有限公司為代表的烏魯木齊裝備製造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生態定位譜寫美麗幸福中國夢 在開發區(頭屯河區)召開的一屆一次全委(擴大)會上,區委書記魏毅為未來的開發區(頭屯河區)描繪了一幅美麗的藍圖「產城融合、功能疊加、生態宜居、充滿活力、首善新城」。 從過去單一的工業園區向以新型工業、現代服務業和生態宜居城區相融合的城市轉變,對開發區而言是劃時代的,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次華麗蝶變。「開發區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必須實施從原來的『建區』到『造城』的戰略轉型,走創新發展、可持續發展之路。」 以高鐵片區和白鳥湖新區全面啟動為起點,開發區(頭屯河區)建區以來,頭一次如此大規模進行除工業以外的引進與建設。尤為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12月20日,經國家環保部、商務部、科技部批覆同意,開發區(頭屯河區)成為新疆首個擁有建設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資格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園區創建方案很快公佈,人們從十大將要實施的重點工程中,看到這個方案的核心,那便是「生態定位」,即探索如何在產業與生態環境之間形成良性互動;通過以生態定位的城市新區建設,破解城市化發展瓶頸,形成城市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循環」。 事實上,自2011年3月,開發區(頭屯河區)就開始為啟動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創建工作做準備,已進駐的三一重工、上海大眾等多個投資規模大、附加值高、輻射帶動力強的重大項目,促進了主導產業的綠色增長。2013年,全區90%以上的轄區企業實現了清潔能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低於自治區控制指標,實現了綠色循環增長。 如今,位於維泰大廈與居住區間的小綠谷園區已經成為一個景區,由五湖一溪串成的水景是開發區(頭屯河區)生態建設的一張名片。而今年總投資5億元開始建設的大綠穀,更是讓人們充滿了期待。 大綠谷公園位於高鐵核心區,佔地面積1200畝,其中綠化面積73萬平方米,主要是以休閒、旅遊為主,園內將設道路、棧道、水系景觀等,並將設有演藝廣場、網球場、羽毛球場、壁球場、籃球場等。截至目前,大綠穀已完成種植黑心菊、白晶菊、香石竹等宿根花卉100多萬株,大葉榆樹、大葉白蠟等喬、灌木27萬多株。 隨着生態環境建設的不斷深入,環境衛生治理、立面景觀改造、夜景燈光亮化、戶外廣告整治取得明顯成效,開發區(頭屯河區)面貌煥然一新。環境的優美,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開發者,過去無人問津的地域,現在成了房產開發商的首選,房價也不斷刷新。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這裡安家置業,享受美麗、快樂與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