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樊氏夫婦尚未決定是否安排女兒明年來港升讀小一。 鄭伊莎 攝
在「跨境專網」及樓市「辣招」下,部分內地家長安排子女來港升小學的意慾減少,但一些嚮往香港優質教育的內地家長,仍可透過在港租樓及入住本港寄宿託管家庭的方法,爭取循本地分區派位入學。
不過,北區小學校長會主席陳紹鴻表明,部分人視雙非童寄宿託管為「商機」,可能衍生疏忽照顧等問題,對此感擔心,希望當局正視問題,並提供清晰指引,避免有跨境家長為爭取區內住址而要孩子冒險。
內地家長轉租樓「試水溫」
美聯物業上水中心分行助理區域經理王子超表示,雖然內地家長對在港買樓趨保守,但亦有部分人轉為租樓,佔現時區內租客近一成,「大部分人孩子是今年9月入學,主要是先『試水溫』,看看是否適合居住。」
在「跨境專網」中不少學生被派往屯門,部分內地家長也順勢於區內租房方便子女上學,中原地產屯門置樂分行經理李梅芬指,區內兩房單位月租近8,000元,8月一度出現搶租情況,更曾出現「零租盤」,當中逾半租客為9月入讀的跨境童家長。
屋村辦寄宿 須措施堵漏
陳紹鴻表示,因應不少跨境家長希望爭取香港住址,去年有住在上水、大埔等鄰近邊境的港人家庭把握託管「商機」,在屋村或其住所辦雙非童寄宿託管,他擔心今年情況將重現,「跨境童使用監護人住址報學校不屬違法,卻會衍生託管童被疏忽照顧或受傷等問題,若教育局未有新措施阻塞漏洞,將助長這些不良風氣。」■記者 鄭伊莎
|